編者按:一項活動,如果持續了近20年,如果涉及的人員眾多,想要她沒有故事也難,更何況這項活動還要跨越時而波濤洶涌,時而浪靜風平的臺灣海峽。和平小天使交流互訪就是這樣一項活動,它通過文藝表演、少兒交流、才藝展示、參觀座談等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兩岸交流,深得孩子們的喜愛。從1992年開始,這項活動已經延續了19年,完成了12屆互訪,統計數字顯示,臺灣方面到過大陸的小天使有761人;大陸方面到過臺灣的小天使有833人。加上雙方小天使家庭的直接參與,涉及人數超過萬人,如果再加上間接參與的人員,遠超過數萬之眾。這項由全國臺聯、全國少工委、臺灣中華企劃人協會共同主辦的活動,由于持續時間長、年齡層次低、影響至為深遠,已然成為兩岸青少年交流活動的一個重要品牌。
剛剛結束的第二屆海峽論壇期間,三家主辦單位共同舉辦了“和平小天使,兩岸手拉手”系列活動,特別邀請海峽兩岸當年的小天使的代表與應屆的小天使們共聚廈門福州,回首往昔,再續友誼。活動的成功遠遠超出了主辦者的預期,同時,又使一個個故事鮮活了起來——
孟妮卡是第一個真正闖入我的視野里的和平小天使。雖然從1992年第一屆開始,我就在編校小天使的稿件。一屆又一屆互訪交流的報道,一張又一張配文的圖片都曾經從我的眼前、從我的手下過過不知多少遍;甚至到后來,一屆屆都由我派出記者去采訪小天使的活動。而彼時的我,只是一個雜志編輯在盡職盡責地編輯校對稿件,一個雜志的老總在布置記者的工作而已。
有關孟妮卡當年在《北京青年報》上尋友的報道
那是在2005年5月下旬的一天,辦公室有人在說,有個小天使在報上尋找當年的小伙伴,名叫“莫尼卡”。我很驚詫這個名字很像蘇聯姑娘,更對這件事產生了興趣。迫不及待地找來了那份《北京青年報》,果然看到了那則特殊的“尋人啟事”,確切地說,那是記者的一份采訪報道,題目是《13年前訪臺的小伙伴,今天你們在哪里?》內容正是第一屆大陸和平小天使孟妮卡在尋找當年的小伙伴。那時,我已經離開了供職近20年的雜志社,調到新的部門工作,而恰巧的是,這個部門正在籌備迎接臺灣第十屆和平小天使的訪問。
我默默關注著《北京青年報》就這件事的連續報道,憑著職業的直覺,我意識到,一池春水將被攪動,一座富礦將被開掘。我把一份份報紙留了下來,就像是在撿拾自己丟掉的寶貝。后來才知道,因為孟妮卡的“尋人啟事”,28個小天使伙伴找到了26個,只有兩個人還沒有下落,這個結果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應該算是豐收了。
1992年9月,孟妮卡作為大陸和平小天使出訪寶島參加家庭接待日活動時和臺灣的爸爸媽媽及小伙伴的合影。
當年參加兩岸和平小天使植樹活動時的小孟妮卡。
同年8月7日晚,在宣武區的中民大廈,我參加了歡迎臺灣第十屆和平小天使的晚宴。小天使的活動永遠不缺少激情和歡樂,氣氛自然十分熱烈。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像孟妮卡這樣的大天使的閃亮登場。那一天,不知何故,只有10位到場,雖然不是全部,已足以讓全場沸騰。我坐在后排,聆聽著大天使的自我介紹,終于見到了孟妮卡。原來大眼睛、黑頭發的她,與鄰家女孩長得沒有什么兩樣,只是身段更纖巧,談吐更真誠得體。我得知她在臺灣中華航空公司駐京辦事處工作。我驚詫選擇這樣的工作是否多多少少受了當年參與過小天使交流的影響,雖然只是一次偶然的交流,雖然只有短短的八九天,誰說不會對一個人的人生道路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呢?
孟妮卡在中華航空服務、參加相關活動時的留影。
大小天使的節目還在繼續,酒席宴上還在觥籌交錯,但我的心似乎已經不在這里。我在凝神冥想,一個小小的孟妮卡,借助媒體的一聲召喚,就能把分散在社會各個角落的天使小伙伴重新聚在一起,如果借助組織力量,深挖這座“富礦”,一定能勾勒出更美更絢麗的畫圖,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服務。
一晃三年過去。2008年,為紀念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全國臺聯計劃制作一部電視專題片,反映《告臺灣同胞書》催生出來的這個臺灣同胞鄉親組織近30年所走過的路程。片子取名《手足情深》,副題是“‘臺胞之家’的故事”,我擔任了撰稿。和平小天使交流互訪活動是全國臺聯工作中比較有特色的一項,說它有特色主要基于這么幾點:一是參加的孩子大的不超過15,小的僅有七八歲,年齡層次低;二是從1992年開始,16年間已經有八九個省份參與其中,進行了十一屆,持續時間長;三是跨海峽、跨世紀交流,影響深遠。再加上兒童的交流有聲有色、豐富多彩,我的本子自然將表現這項活動列為首選。
策劃之初,我就認定要采訪孟妮卡。本子通過了,接著就是實施。
通過北京市臺聯的協助,我找到了孟妮卡和解昊杰的聯系方式。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兩個人都一口答應,孟妮卡還在電話那頭跟我說,只要臺聯有需要,保證隨叫隨到。這表態真讓我欣喜過望。
搞定!本子有了,采訪對象落實了,下一步就是拍攝了。
那天,已經是傍晚,兩個人如約來到了全國臺聯的辦公大樓。我和編導只是簡單地說了說戲,就開始拍攝。燈光下,攝影機前,兩個人與編導攝像配合默契,尤其是孟妮卡,非常善解人意,表現很是得體到位,而且帶來了自己珍藏的當年拍攝的照片、視頻光盤和往來的書信等資料,充分滿足了我和編導的饑渴。閑聊時我還了解到,孟妮卡正在學習進修,工作可能會有新的調整。
片子制作完成后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之后又制作了光盤,我想把光盤送給孟妮卡留作紀念,她的母親說她已經出國了。夫婦二人一起到我單位來取光盤,我見到了孟妮卡的爸爸媽媽。老兩口現在退休在家,都曾在民航部門工作,這也難怪孟妮卡能與航空事業有不解之緣。
又是兩年過去,本次第二屆海峽論壇期間,將舉辦“和平小天使 兩岸手拉手”系列活動,計劃中要請回一部分歷屆小天使的代表,我又想到了孟妮卡,以她的身份,以她的人緣,以她的表現天賦,如果能夠參加,肯定會是活動中的一個亮點,但是,幾經周折,才同她的父母聯系上,得知她人在荷蘭,而且出嫁了,如果邀她參加,肯定沒有在國內方便。怎么辦?她不能參加畢竟是個遺憾。
孟妮卡身在海外,心中卻常惦記著當年的小伙伴。
得知消息的孟妮卡從荷蘭打來了電話:“閻老師,我也很遺憾。特別是聽說大陸的楊瀟,臺灣的楊文、翁林宇這些第一屆的和平小天使都能去,還有老團長勾主任,臺灣企劃人協會的翁林澄叔叔也能夠去,我更覺得遺憾。雖然我不能參加活動,但是如果有什么需要,我會積極配合的。”有了她的表態,我心淡定了許多。現代科技如此發達,誰說遠水不能解近渴?跟編導商量后,決定孟妮卡以視頻的方式參與活動中的電視訪談節目。我用E-mail給她發去了具體要求,很快就收到了她的一段錄像視頻。就用這段視頻錄像,孟妮卡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在東南衛視的演播大廳,當播放她的錄像時,百十多人凝神諦聽觀看,一聲來自歐洲的深情問候,換來了觀眾熱烈的掌聲。
昨天,得知訪談節目即將播出的消息,我打電話到她家,接電話的是她的父親。他說,晚上一定收看。她還告訴我,明天,老兩口就要搭機去荷蘭閨女那里了,而且要住一段時間。我還得知,大天使孟妮卡有喜了,也許不久后,一個小天使就要來到人間。我真的為她、為她的爸爸媽媽高興,也真心地為她祝福。但愿即將出生的小小天使,有一天也能像她的媽媽一樣,為海峽兩岸,為世界和平傳遞福音。
注:作者閻崑,原《臺聲》雜志副總編輯,現為全國臺聯宣傳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