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兩會領導人會談將于12月22日在臺中舉行,島內最新公布的一份民調顯示,有六成的臺灣民眾支持通過制度化協商來處理兩岸交流衍生的問題;對此次四項協商議題,超過半數的臺灣民眾持正面肯定的態度。
回顧近兩個月來,兩岸交流屢掀高潮:臺灣海基會新聞交流團登陸參訪、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訪臺、胡錦濤連戰第二次在APEC場合會面、“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在臺舉行、兩岸金融備忘錄(MOU)完成簽署、河南“中原文化寶島行”系列活動在臺展開……這些得到臺灣主流民意支持的一系列交流盛事,無不在提醒人們:兩岸交流“不怕慢,就怕站”,兩岸交流貴在堅持,必須而且一定會堅持下去;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堅持,才有了兩岸今天的和平局面;也只有依靠這種堅持,才能開創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
兩岸交流堅持下去有民意的支撐
回顧去年此時,島內還充斥著一股對兩岸交流速度是否太快的質疑聲,但正如馬英九在就職一周年記者會上所說:一年來兩岸交流已得到多數民意認同,“如果要我們回到執政前8年的情況,對不起,我真的做不到,那并不是一個值得我們繼續走的路線”!
對比今天,11月16日晚MOU簽署后,在新加坡掛牌的摩臺指期貨立即受到激勵大漲4%,17日早臺股一開盤也呈現積極效應,可見島內對這項兩岸金融合作的進展抱持了怎樣樂觀的態度。旺旺中時民調中心于12月16日完成的電話民調也顯示,38%的受訪者覺得目前兩岸交流速度剛剛好,11%的人強調應更加快兩岸的交流速度,與馬當局執政滿周年時的相同調查相比,覺得兩岸交流速度慢的人數有明顯增加。
兩岸交流堅持下去有豐富的載體
今天的兩岸交流,不僅人數逐漸增加,內容亦十分廣泛,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儼然已是“百花齊放”的時代;聰明的中國人,正在以日益豐富的載體,搭建起兩岸間不可缺少的各種交流平臺。
以上個月的幾件事來說,江丙坤在率領海基會新聞交流團拜會大陸《人民日報》和新華通訊社時,提出了兩岸應在“大三通”之外再加上新聞交流這個“第四通”的說法;顯然,兩岸交流還有很多可以經營的空間,新聞交流非僅有利于兩岸對信息的需求,更有利于消除兩岸人民隔閡、增進兩岸理解的功能正在受到重視。梁保華的臺灣行,則被輿論稱為“省區市組團訪臺,充實了中央、基層民眾對臺交流‘一高一低’之間的‘中間地帶’,使大陸對臺交流的層次更加全面、內涵更加豐富、領域更加寬廣”。而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兩會領導人會談,島內公布的民調也顯示,多數臺灣民眾對這種通過制度化協商來處理兩岸交流衍生問題的形式非常支持。
兩岸交流堅持下去是歷史進步的要求
11月13日至15日在臺北舉行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上,前駐法大使吳建民一句“我們過去不可能來臺灣,現在來臺灣,就是說明兩岸關系又跨越一步”引人深思。臺灣《旺報》評論說:這次盛會確實得來不易。有人統計,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先后發生過6531次戰爭,可謂年年征戰,百姓流離失所,尤其近百年來,中國飽受列強侵略和內戰消耗,國衰民疲;直到近30年,中國處于未戰狀態,兩岸得以各自摸索發展道路,期間若發生任何一場戰爭,后果都難以想象。
是啊,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的經驗豐富、它的教訓深刻,兩岸交流沒有理由中斷,中國崛起需要交流,兩岸和平發展需要交流,現代的炎黃子孫,絕不能再重復古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無奈了。
兩岸交流應有“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的膽識
還是在“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發言盈庭之中,大陸團長鄭必堅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的確,兩岸能從過去走到今天,不正是“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的結果嗎?“兩岸即使仍存在許多重大分歧,但我們已經站在一起,進行坦誠的交流對話”,這不僅是這個研討會的意義所在,也為兩岸未來的交流指明了道路。
以MOU的簽署為例,兩岸在今年4月底簽署金融合作協議,至今7個月才正式簽署MOU,一路走來,波折比想像的多,但雙方往返折沖,達成的共識也有很多。因此,“溝通”是必要的,但如何在沒有共識的情況下進行溝通?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溝通”中找尋未來可行的出路?都在考驗著兩岸中國人的智慧。
截至目前,兩岸舉行過3次兩會領導人會談,簽署了9項協議、發表一項共同聲明。提到這些,筆者總會想到江丙坤說過的一段話:“陳江會談”有如在臺灣海峽搭起了一座橋梁,而3次會談所簽訂的9項協議,則有如在臺灣海峽的橋梁上再建9條高速公路,這不僅拉近兩岸距離,也改變了人民生活,同時也使兩岸經貿合作更加順暢。今天,我們欣喜的看到,兩岸各界都在為如何增加這些“橋梁”與“高速公路”上行駛的人與車輛積極努力著。開創新紀元、跨出歷史的一步……這些屢屢從兩岸交流新聞中冒出的詞匯,由媒體人的筆端流出,也實實在在地寫在兩岸人民的心中。展望第四次兩會領導人會談,期待會談順利,期待更多驚喜與感動,期待交流的涓涓溪水,匯成沖破一切障礙的澎湃大潮,期待交流的筆觸再次寫出新的“歷史記錄”,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開辟更為廣闊的前景。(趙靜)
[ 責任編輯:趙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