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文化中心去年3月拆卸的蔣介石銅像,桃縣文化局賦予新的意義,座椅部分用鋼條騰空,視線可以穿透,象征打破政治強人,“虛位”給人民,后現代設計感十足。
基柱的獸紋眼睛及牙齒拋光,鞋子及手握的書也磨亮。(臺灣《中國時報》圖)
中國臺灣網3月6日消息 據臺東森新聞報道,原本放在高雄文化中心的蔣介石銅像去年3月被大卸200多塊后送往桃園,昨日獲得“重生”。但對于藝術家因碎片太散而用后現代解構主義讓銅像懸空的作法,蔣家后人看在眼里,充滿了感慨。
據報道,號稱島內最大坐姿的蔣介石銅像,去年3月被高雄市政府大卸成200多塊,昨天修復的“雛型”在桃園大溪“兩蔣文化園區”重現;但由于碎片實在太散還是無法完全重建,藝術家們便運用現代解構主義的手法,讓蔣介石坐在鋼架上。大溪鎮公所預計下月初就可以修復完成。
昨天,工作人員拉下紅布條,為了這歷史性的一刻,蔣家媳婦蔣方智怡特地前來桃園慈湖觀看。這尊蔣介石銅像坐在空空的鋼筋架上,看起來就像沒有完工一樣;而蔣的皮鞋卻是亮晶晶,和原本銅像的顏色有明顯落差。看到這樣的狀況,蔣方智怡顯得十分無奈與不舍,表示“我心中是覺得蠻遺憾的,因為很多事情不是用銷毀或是破壞,就能來抹煞一切的事實”。
對于重組后的蔣介石銅像以解構主義形式呈現,同樣為蔣家后人的蔣孝嚴昨晚發表聲明表示遺憾,并稱無法茍同。蔣孝嚴表示,桃園縣政府愿意修復銅像令人稱許,但是重組的過程卻刻意強調藝術手法,以罕見怪異的后現代藝術拼湊組裝,而且還讓蔣介石穿上金鞋,實在讓人難以接受。(趙靜)
[ 責任編輯:趙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