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好學”上邁出堅實步伐
3月23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85萬所,學歷教育在校生2.93億人,專任教師1880.36萬人。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4年。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分層級看,各級各類教育均取得顯著進展,在“上好學”上邁出堅實步伐。
學前教育普惠資源進一步增加,義務教育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
“2022年基礎教育事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促進了社會公平和國民素質的提升。”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馬嘉賓說。
——基礎教育資源進一步擴大。2022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24.57萬所,比2021年增加1033所;各地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新增城鎮義務教育學位500余萬個。
——普及鞏固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9.7%,比2021年提高1.6個百分點;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1.6%。
——公益普惠屬性進一步增強。全國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9.55%,比2021年提高了1.77個百分點。
馬嘉賓介紹,2022年,中央財政安排“十四五”國家基礎教育重大項目計劃資金共計605億元,其中學前教育發展資金230億元、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資金300億元、普通高中學校改善辦學條件補助資金70億元和特殊教育補助資金5億元,支持引導各地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和完善普惠保障機制,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加大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并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完成2萬余所小區配套園治理工作“回頭看”,新增普惠學位約50萬個。鞏固提高學校落實“雙減”水平,推動作業設計“調結構、提質量”、課后服務“上水平、強保障”。馬嘉賓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構建幼有優育、學有優教的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據悉,202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9.6%,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4655萬人,比上年增加225萬人。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多樣化、個性化、學習化、現代化等普及化階段的發展特征更加顯著。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認為,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還要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人才培養結構方面,要加大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培養力度。同時,著力培養緊缺型、實用型、高技能人才。
加強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是當前高等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介紹,2022年,教育部深入推進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學累計建設288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共吸引3萬余名優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推進實施計算機、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中藥學、經濟學、哲學領域教育教學改革“101計劃”,加強核心課程、核心教材、核心實踐項目和核心師資隊伍建設。
武世興表示,教育部近期正在圍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如何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密集地開展調研。從下一步深化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的模式改革來說,將重點打造體系化、高水平的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平臺。
不斷推動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林宇介紹,從結構質量上來看,教育部不斷推進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的普職協調發展。高中階段,目前全國共有中等職業學校9752所(含技工學校), 2022年招生一共650.69萬人,占高中階段招生的40.71%;在校生1784.61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的39.67%。高等教育階段,高等職業院校(含職業本科)1521所,2022年招生546.61萬人(不含五年制高職轉入專科招生54.29萬人),連續4年超過普通本科招生規模。
教育部堅持拓寬職業學校學生發展通道。根據產業升級調整需要和社會新增勞動力受教育年限提升的規律,逐步引導中等職業教育在堅持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要求的基礎上,通過中高職貫通、中高本銜接、完善職教高考等,為有意愿夠條件的學生提供多種就業、升學發展路徑。去年,全國已有超過一半的中職畢業生升入高職(專科)和本科繼續學習。高職畢業生在保持高就業率的同時,每年也有接近1/5的學生實現升學深造。
林宇表示,今年教育部設計啟動實施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推進工程”,并列為教育部今年的工作要點,作為9項重點行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