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動代理人戰爭,美國嚴重擾亂國際秩序(環球熱點)
今年2月3日,美軍在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實施的一次軍事行動造成至少13人死亡。美國防部事后發表聲明稱,美軍特種部隊在敘利亞西北部“成功”執行了一項反恐任務。圖為當天,被美軍損毀的一處房屋。 新華社/美聯
美國一項名為“127e”的秘密軍事項目近期浮上水面。據美國新聞網站“截擊”披露,2017年至2020年,美國通過“127e”項目在全球開展至少23次代理人戰爭,其中至少14次發生在中東和亞太地區。這些行動無一例外利用外國軍隊和非正規軍,針對“美方敵人”執行所謂“反恐”任務,美方則在背后為這些部隊提供武器、訓練和情報。
培植親美勢力、介入地區沖突、打擊戰略競爭對手和反美國家,已成為美國鞏固霸權的慣用手段。
扶植代理人成癮
根據“截擊”網站最新獲取的文件和前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的揭秘,美國多年來通過秘密授權的“127e”項目,在非洲、中東、亞太地區策動代理人戰爭,其“黑手”覆蓋尼日爾、喀麥隆、埃及、黎巴嫩、敘利亞、也門、伊拉克、突尼斯等多國。直至2020年,中東和亞太地區還有多項“127e”行動處于活躍狀態。在這些行動中,美國扶植當地部隊作為代理人,執行美國指揮的任務。同時,美軍特種部隊從旁進行秘密情報和反情報行動,或協助代理人進行非常規戰爭。
美國策動代理人戰爭成癮,早在冷戰期間就露出端倪。1947年至1949年,美國介入希臘內戰,援助希臘王室政權,打擊當地共產主義游擊力量。1953年至1975年老撾內戰期間,美國以老撾皇家政府為代理人,打擊巴特寮組織,并由美國中央情報局扶持當地少數民族部落武裝。1975年爆發的安哥拉內戰中,美國選擇安哥拉人民解放陣線(安解陣)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安盟)為代理人,為其提供武器和情報支持并組織外國雇傭兵協助,同時鼓動南非軍事力量介入,以對抗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安人運)。五次中東戰爭期間,美國利用阿以矛盾,大力援助以色列對抗阿拉伯國家,致使中東持續沖突動蕩。
“9·11”事件后,美國變本加厲,大肆在中東、西亞和非洲等地區推行代理人戰略,“127e”等秘密軍事項目即肇始于這一時期。2001年,美國中情局人員和美軍特種部隊進入阿富汗戰場,聯絡、協助當地武裝組織“北方聯盟”對抗塔利班。2001年后的索馬里內亂期間,美國中情局出資培植索馬里當地軍閥,同時派遣軍事顧問幫助培訓埃塞俄比亞軍隊,為埃塞武裝干涉索馬里內政大開綠燈。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以大額訂單聘用黑水公司雇傭兵,在當地執行部分軍事行動。2011年后的敘利亞內戰期間,美國扶持敘反政府武裝,甚至授權中情局推出“訓練與裝備”計劃,試圖推翻巴沙爾政權。
至今,美國依然抱定冷戰思維,在對俄問題上打代理人戰爭的主意。從2004年的“顏色革命”到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美國中情局在幕后全程策劃、指揮各項運動,支持親美勢力。同時,美國主導北約實施多輪東擴,激化俄烏矛盾。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又不斷加碼對烏軍事、經濟援助,拱火澆油。意大利前經濟發展部副部長米凱萊·杰拉奇指出,俄烏沖突某種意義上即美國在歐洲進行的一場代理人戰爭。今日俄羅斯通訊社評論稱,美國及其盟友竭力將俄烏沖突轉變為針對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以獲取自身地緣政治利益。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周方銀表示,美國多年來策動代理人戰爭,已形成熟練套路,即利用大國競爭、地區摩擦、民族矛盾、宗教沖突和極端勢力等多種因素,通過武器、情報、培訓、資金援助等手段,扶植特定國家、反對派、雇傭軍等力量,實現自身戰略目標。與此同時,美國善于發動宣傳攻勢,把美國的代理人一方包裝為“正義之師”,把插手他國內政和地區爭端解釋為“維護世界秩序的正義斗爭”。
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副教授江天驕指出,相比美國直接出兵,代理人戰爭更具隱蔽性。但也正因如此,代理人戰爭往往沒有經過國際法授權,游走在灰色地帶,缺乏必要的監督和限制。
“在現有國際法體系下,合法使用武力只有兩種情況:一是基于自衛權使用武力,包括單獨和集體自衛權;二是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使用武力。除此之外使用武力的行為都缺乏國際法依據。”江天驕說,“美國深知這一點,因此才會采取相對間接的滲透措施,通過扶持代理人或派遣特種部隊、雇傭軍等開展秘密軍事行動,對國際規則的漏洞大加利用。這也符合美國在對外關系上一貫的機會主義做法。”
低成本,高收益
美國熱衷于代理人戰爭,打的是低成本維護美國霸權的算盤。1955年,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就曾宣稱,“代理人戰爭”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保險”。
彭博社日前刊文指出,代理人戰爭是美國的長期工具,該戰略的關鍵是找到一個忠誠的當地合作伙伴,然后為其配備武器、金錢和情報,以非常低的成本,在沒有直接沖突的情況下,給對手造成打擊。這正是美國及其盟友今天對俄羅斯所做的事情。
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近日在《在代理人戰爭時代,美國正在“玩火”》一文中也指出,美國期望通過代理人戰爭幫助其選擇一方贏得戰爭,或至少防止其對手獲勝,避免危及自己的軍隊或擴大沖突范圍。這是一種低成本、低風險的選擇,具有高回報的潛力。
周方銀表示,美國發動代理人戰爭有國際、國內兩重考慮。在國際層面,美國希望借此消耗對手實力,尤其是針對強大對手,代理人戰爭可以避免美國卷入大規模軍事沖突,降低美國面臨的軍事風險和戰爭開支。同時,美國也希望以此策略爭奪對特定地區的影響力,強化美國控制,增強其他國家在安全上對美國的依賴,在不直接下場的同時,還能展示美國掌控地區事務的能力和決心。在國內層面,代理人戰爭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弱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和來自反對黨的阻力,同時為政策回旋留下空間。
“美國始終堅持本國利益優先,隨時根據形勢變化調整美國戰略走向。代理人戰爭如果形勢大好,美國就會加大力度提供支持,而一旦出現對美國不利的局面,美國隨時有可能抽身退出。這一點從美國倉促撤離阿富汗可窺一斑。”周方銀說。
江天驕指出,代理人戰爭對美國而言是服務于自身利益的精妙算計,一方面能靈活實現對關鍵對象的滲透及對相關勢力的支持,以較低經濟成本起到“以點帶面”“以小博大”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減輕了美國面臨的國內外政治壓力,以較低政治成本規避美國國會可能施加的監管措施及國際法限制,將戰略利益最大化。
“美國策動代理人戰爭,根本目的在于鞏固政治、經濟、意識形態領域的全球霸權。在政治領域,美國極力拉攏代理人,擴大美國的區域盟友和伙伴關系,增強美國在特定地區的影響力;在經濟領域,美國借代理人之手,促使相關海外市場遵循美國貿易規則、提供重要原材料,為美國投資創造最大利潤;在意識形態領域,美國以‘自由民主’價值觀為旗幟,扶持親美勢力,打壓跟美國持不同政治理念或違背美國意志的一方。”江天驕說。
威脅全球和平穩定
美國大打代理人戰爭,借機干涉他國事務,屢屢制造安全危機和人道主義災難。
“截擊”網站今年3月發表報道稱,美國非洲司令部負責人曾宣布,由于人權問題削減對喀麥隆武裝部隊的資助。然而,曝光的文件證實,美國國防部仍在通過機密授權的方式,雇傭長期在當地犯下暴行的喀麥隆精銳軍事單位成員為代理人,實施特種作戰反恐計劃。
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向黑水雇傭兵公司外包軍事任務。2007年9月,4名黑水公司雇員在巴格達護送美國國務院工作人員車隊時公然向平民開槍,直接導致17人死亡,20名伊拉克人受傷。2020年12月,這4名雇員的罪行被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赦免。
20多年來,美國在所謂“反恐”戰爭中還濫用無人機實施非接觸作戰,造成大量平民傷亡。英國媒體“調查新聞局”曾統計,從2004年2月至2020年2月,美國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索馬里、也門實施了14040次無人機空襲,造成的平民死亡人數在910名至2200名之間,其中,兒童死亡人數在283至454名之間。
敘利亞政治分析人士穆罕默德·奧馬里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開展代理人戰爭,嚴重擾亂國際秩序。美國在敘利亞境內的代理人戰爭給各類基礎設施以及基礎民生服務造成嚴重破壞,美國的經濟封鎖導致當地民眾生活捉襟見肘,也為滋生恐怖組織提供了溫床。同時,代理人戰爭還造成敘政治和解停滯。而類似情況每天都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家上演。
“美國的代理人戰爭并非經過國際法授權的軍事行動,相應的軍事人員在執行相關行動時難以被約束、問責,有可能罔顧戰爭法、人權法等相關國際法的要求,給當地帶來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江天驕說。
“美國已經形成一種思維,即世界上有矛盾和沖突對美國來說可能是好事,因為這能讓其他國家更清楚地意識到美國軍事優勢的價值。因此,美國時不時會主動制造問題,以實現自己的利益。同時,美國認為借助代理人力量能夠以較小代價給對手不斷制造麻煩,起到牽制對手的目的,因此對代理人戰爭樂此不疲。”周方銀說,“美國通過代理人戰爭介入他國內政或地區事務,會激化原有矛盾,增加談判解決難度,使沖突趨向長期化,造成地區不穩定,威脅全球安全。”
江天驕表示,二戰后,世界建立了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各國理應捍衛聯合國憲章規定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然而,美國卻帶頭濫用武力,引發沖突,有違國際道義和國際基本的秩序,與聯合國憲章精神背道而馳。近年來,美國非但不罷手,還試圖禍水東引,在中國周邊地區糾集盟友,企圖打造所謂亞太版北約,嚴重威脅亞太地區安全穩定。
“美國作為域外國家介入其他地區事務,可能會改變地區力量對比,干擾地區原有對話機制,給地區沖突的政治解決制造障礙。此外,美國利用國際法灰色地帶進行所謂的滲透,很可能導致地區沖突意外升級或持續蔓延,引發更大規模、更大范圍的動蕩,影響地區和全球和平與穩定。”江天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