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習話】觀照人民生活 表達人民心聲
習近平: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
這段話出自2019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的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深刻闡述了文化文藝工作者怎樣創作、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根本問題,指明了“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明確了新時代文化文藝工作者要有“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的使命擔當。
藝術源自生活。文藝作品是反映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現實生活是文藝作品生長的土壤。文藝創作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絕不能脫離現實、違背常理,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經不起推敲與檢驗,更談不上成風化人。因此,文化文藝工作者只有腳踩大地、扎根現實生活,從當代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與平凡生活中發現創作主題、捕捉創作靈感,這樣的文藝創作才能更真實、生動、深刻。
人民是文藝之母。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文化文藝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眾、了解人民的辛勤勞動、感知人民的喜怒哀樂,才能洞悉生活本質、把握時代脈動、領悟人民心聲,才能使文藝創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雋永的魅力。
無論是描寫時代變遷下普通中國人家庭生活的《人世間》,還是講述脫貧攻堅故事的《大山的女兒》《山海情》……這些文藝影視作品之所以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都是因為作品立足于反映時代背景下中國人的生活現實和精神世界。創作者把普通人當成作品的主角,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讓讀者或觀眾從他們的人生中獲得情感共鳴與心靈啟迪。
當今世界,思想文化多元多樣多變更加凸顯,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人民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有更多的需求、更高的期待。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要擔負起為國家和民族培根鑄魂的時代使命,就要堅守人民立場,扎根人民生活,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
本期解讀:陳銳海 央廣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