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物價須臾不可松懈
穩物價對穩經濟大盤至關重要。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面對當前復雜嚴峻、通脹嚴重的國際環境,必須著力辦好自己的事。
當前,全球通脹正愈演愈烈。5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達到8.6%,創下40年來新高,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通脹率連續兩個月同比漲幅超過6%;不少新興經濟體CPI漲幅超過10%,少數國家甚至達50%以上。6月份,歐元區通脹率按年率計算為8.6%,再創歷史新高。
我國已深度融入全球經濟,國際商品價格上漲客觀上會加大輸入性通脹壓力。從5月份數據看,這種影響已經顯現。比如,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同比上漲27.6%、30.1%和26.9%。
與“高燒不退”的國際通脹相比,我國物價能夠保持總體穩定,來之不易、難能可貴。從宏觀政策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后,全球主要經濟體普遍采取了超寬松的刺激政策來應對衰退,導致宏觀杠桿率大幅上升,而我國一直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不透支未來的宏觀政策空間。
從供需條件看,我國經濟韌性強、市場空間大,政策工具箱豐富,特別是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生豬產能充足,工農業產品和服務供給充裕。面對輸入性通脹壓力,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做好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積極采取加強監測預測預警、穩定生產供應、增強儲備能力、強化市場監管等一系列舉措,千方百計穩物價,將輸入性通脹影響控制在有限范圍內。
保持物價穩定,事關千家萬戶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物價不穩會嚴重擾亂市場預期乃至整個經濟運行秩序,甚至會影響社會穩定。今年以來,國際地緣政治復雜演變、國內出現新一輪疫情等一些超預期變化對我國經濟造成影響,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必須發揮好穩物價的支撐作用。
總體上看,我國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裕,不會出現物價全面上漲的“通脹”情況。展望下半年,CPI將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能夠實現全年3%左右的預期目標,PPI漲幅有望進一步回落。但是,國際環境錯綜復雜,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仍將高位震蕩,穩物價絕不可松懈。
一方面,要高度重視保障我國糧食、能源穩定供應,這對穩物價、防通脹至關重要。要繼續壓實責任,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抓好豬肉等菜籃子產品生產。保障電力煤炭等能源穩定供應,加快釋放國內先進煤炭產能。另一方面,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進一步暢通物流特別是重點地區物流,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繼續加大對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推動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條件下盡快實現復工達產。視情況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按時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切實緩解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兜牢民生底線。(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