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時節】智慧科技賦能 守護大國糧倉
夏糧收購正在進行,接下來我們走進收購現場,跟隨記者的鏡頭,看一看如何利用高科技守護大國糧倉。
這里是中儲糧鄭州直屬庫,收購季,每天都會有農民開著運糧車來這里賣糧食。一車一車的小麥在這里通過液壓翻板、清理、除雜后就會運往我們身后的糧倉。
長60米、寬30米,這里的面積是1800平方米,這么大的一座糧倉能放多少小麥呢?答案是7500噸。
這堵墻的厚度有80厘米,這么厚實的一堵墻,是因為我腳下這6米高的小麥壓力太大,第二是因為要確保糧食儲存在一個低溫、低濕、低氧的環境下。
在這里,每一粒小麥都是有生命的、會呼吸的,過熱就會發霉生蟲。在這個麥堆里面其實埋藏了364個這樣的溫度傳感器,工作人員以此為依據,對小麥進行實時的溫度監控,(跟隨溫度變化)進行補冷。與傳統的空調相比,內環流控溫系統
節約能耗在80%左右,這樣一間糧倉一天就可以節約400度電,這相當于一個三口之家兩個月的用電量。
中儲糧鄭州直屬庫建于1998年,這是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后建設的第一批國家糧庫。雖然年代久遠,經歷一輪一輪的升級,為顆粒歸倉的小麥提供最安全最舒適的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