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西藏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西藏工作,心系西藏各族人民,親自為新時代西藏工作謀篇布局,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親自謀劃、親自部署召開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立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1年7月,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雪域高原。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到西藏慶祝西藏和平解放,這在黨和國家歷史上是第一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就是要表達黨中央對西藏工作的支持,對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關懷。”
在西藏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邊境地區建設,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在推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上不斷取得新成就,奮力譜寫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西藏各族兒女踔厲奮發,砥礪前行,加快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
守護好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林芝,夏日的雅尼濕地滿眼翠綠。雅魯藏布江滾滾東去,同蜿蜒而來的尼洋河交匯,滋養了這片近9000公頃的濕地公園。
2021年7月21日,在尼洋河大橋,遠眺水波蕩漾、草木蔥蘢的雅尼濕地,習近平總書記叮囑:“要堅持保護優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守護好這里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濕地深處,西藏雅尼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正在建設。來自西藏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員將匯聚于此,開展雅尼濕地的研究和保護工作。
“咱們吃的是生態飯,切實保護環境,就是把飯碗端牢嘞!”尼瑪平措又開始了一天的宣講。作為林芝市巴宜區立定村濕地保護宣講員,他經常走村入戶,向當地群眾和游客講述濕地保護的重要意義。
位于濕地區域的米瑞鄉色果拉村,植被有些稀疏。林草部門挑選了適合本地生長的砂生槐進行補種,正在修復退化區域。
雅尼濕地是林芝加強生態保護的一個縮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林芝2021年繼續深入推進國土綠化行動,完成人工造林2萬畝,全面推進生活垃圾處理、污水收集及雨污分流改造等環保設施建設。今年,林芝重點開展雅魯藏布江、尼洋河等重要江河流域的生態保護修復及水土流失防治,加快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生態,是西藏的“國之大者”。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
在西藏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持戰略定力,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水平,推動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
“我們堅持保護與發展協同推進,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樹起來,把高原生態農牧業、綠色加工業、文化旅游業等生態產業建起來,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闖出來,將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的顏值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價值,把西藏建成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戰略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示范地、綠色發展試驗地、自然保護樣板地、生態富民先行地。”西藏自治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西藏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拉薩“綠色圍城”和水系改造、“兩江四河”造林綠化等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全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2.31%,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47.14%。近5年間,地級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8%以上,地表水水質達標率100%,生態環境持續保持良好。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一棟棟藏式樓房在湛藍天空下、在連綿群山前星羅棋布。這個緊挨著川藏公路的小村莊,因春季盛開的山野桃花而聞名,被稱為西藏“桃花第一村”。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村考察后,不斷有游客來這里“打卡”。
“村桃花很美,總書記對我們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福利,送給你們一個桃花源啊。”嘎拉村村民達瓦堅參清晰記得總書記來到他家做客的場景,“我們現在越來越愛護這個‘桃花源’了。”
過去,嘎拉村村民守著“桃花源”卻不知道該如何致富,還把野桃樹砍了當柴火燒。后來,當地一方面引導群眾封山禁伐,一方面圍繞桃花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桃花節”越辦越紅火。
“桃花源門票分紅,一年能拿10多萬元。”達瓦堅參和其他村民現在真切感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現在,村民的環保意識更強了,綠色發展的信心更足了。”嘎拉村黨支部書記邊巴介紹,今年“桃花節”推出“紅色展覽館+桃花源景區”旅游套票,收入超過110萬元,還開發出桃花胸針、書簽、口罩、雨傘等文創產品,村里開工建設的一批民宿也即將投入使用,“我們要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桃花源’保護好、傳下去,做大桃花經濟,讓群眾的生態飯越吃越香。”
走出一條符合西藏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7月在西藏考察調研時指出,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深化改革開放,加快鐵路、公路及其他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產業,加快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統籌發展和安全,走出一條符合西藏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走進川藏鐵路重要樞紐站——林芝火車站,大廳內兩塊展板頗為引人注目,它們共同拼出川藏鐵路的全貌:一條是拉薩至林芝段,去年6月25日開通運營;一條是雅安至林芝段,已全線開工建設。
作為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逐漸暢通了西藏高山峽谷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截至今年5月31日共運輸旅客103萬余人次、運送貨物3.69萬噸。目前,拉薩、林芝等城市“三小時經濟圈”初步形成。“拉林鐵路開通運營,藏東南地區結束了不通火車的歷史。”拉薩火車站站長王福深有感觸,“交通條件的改善激發了區內旅游市場活力。”
2021年,西藏交通基礎設施持續改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完成擴能改造,貢嘎國際機場T3航站樓投運,拉薩至那曲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拉薩至日喀則高速公路建設進展順利,全區鄉村公路通達率分別達100%和99.96%,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2萬公里。
在西藏考察調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坐上專列實地察看拉林鐵路沿線建設情況,指出“要統籌謀劃好西部邊疆鐵路網建設,充分論證、科學規劃,更好服務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
如今,川藏鐵路雅林段的建設者們弘揚“兩路”精神,科學施工、安全施工、綠色施工,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建設,推動東西兩段全面形成持續生產能力、中間段重點工程達產穩產。
西藏清潔能源資源豐富。2021年,大古水電站投產發電,拉哇水電站成功截流,西藏建成和在建電力裝機達到1371萬千瓦,外送電量25億千瓦時。今年,西藏繼續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建設金沙江上游和雅魯藏布江中游水風光儲多能互補基地,積極推進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和高海拔風電建設,有序推進“新能源+儲能”試點示范,力爭建成和在建裝機1600萬千瓦。
在林芝市城市規劃館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活在高原上的各族群眾,長期以來同大自然相互依存,形成了同高原環境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要突出地域特點,引導激發這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可持續發展理念”。
“牢記總書記囑托,林芝在城市建設方面更加重視人與自然和諧。今年前5個月,全市達到綠色建筑標準、符合綠色建筑自治區級評價標準項目30個,綠建項目占比達52%。”林芝市住建局副局長何明磊介紹,“城市發展必須堅持綠色引領,林芝正加快推進各地縣城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即將實現全市縣城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堅持綠色低碳發展,西藏各地都在發力。農牧業和礦產資源豐富的日喀則市提出,打造高原綠色食品加工產業集群、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先行示范區。拉薩市全力支持綠色制造業發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
堅持“三高”企業和項目零審批、零引進,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牧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綠色工業、文化旅游產業、高新數字產業等,西藏特色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分別增長12.5%、18%、127%。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西藏用好中央賦予的特殊優惠政策,用好對口支援的強大優勢,正全力創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重點圍繞建成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世界旅游目的地、清潔能源基地和面向南亞開放重要通道,打高原牌、綠色牌、特色牌,切實把政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讓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奔向共同富裕。
堅持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
位于拉薩市老城區的八廓街,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這條西藏著名的旅游商業街上,來自天南海北的各族商戶“比鄰而市”。八廓街周圍,有許多藏、漢、回等各族群眾聚居的大院,他們長期互幫互助,共建美好家園。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步行察看八廓街風貌,走進特色商品店,詢問旅游文創產業發展、藏文化傳承保護等情況。總書記感慨地說:“千年八廓街,是我們各民族建起來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們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在這里其樂融融。”
八廓街上,一家名為“朵究倉”的藏裝店里,擺放著五顏六色的藏裝,店主卓瑪和妹妹次松正忙著招呼顧客。45歲的卓瑪經營這家藏裝店16年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現在一個月能收入3萬多元。”
在西藏考察調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專門來到布達拉宮廣場,同各族群眾面對面,祝福他們“扎西德勒”。
“總書記說,只要跟中國共產黨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心協力,加強民族團結,我們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回想起在布達拉宮廣場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情景,央白激動不已,“總書記的話講到了我們心坎上。”
今年40歲的央白,從小就生活在八廓街附近的河壩林社區,這里有漢、藏、回、維吾爾等11個民族。“我小時候,到隔壁回族叔叔家吃餅子,到樓下漢族阿姨家吃年夜飯,藏歷新年時他們也會到我家來做客,院子里小孩們一起玩耍,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央白說,民族團結大院里,多民族共居共樂的故事多。
央白現任河壩林社區居委會的統戰民宗委員。社區成立了一支由藏、漢、回3個民族的居民組成的小型文藝演出隊,每逢各民族傳統節日,都會舉辦文藝匯演等活動。“我們社區獲得民族團結類獎項16個,其中國家級獎項5個。”央白自豪地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調研時指出,推動西藏高質量發展,要堅持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牢記總書記囑托,西藏緊緊圍繞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這個著眼點和著力點,謀長久之策、行固本之舉。
2021年11月召開的西藏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努力做到民族團結進步走在全國前列”。
“民族團結創建活動是一項基礎性、系統性工程,是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和載體。”西藏自治區民委負責人介紹,西藏制定實施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和規劃,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工作。迄今,西藏獲國務院表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140個、模范個人189人,63家單位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雪域高原,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溫馨畫面處處可見。
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從打造一批“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文藝精品力作,到推廣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西藏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紅色基因傳承工程,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基層活動,讓中華文化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紐帶、心靈歸屬,西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思想扎根各族群眾心中。
“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在海拔3600多米、每年大雪封山半年多的邊境高原上,隆子縣玉麥鄉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幾十年來以抵邊放牧、巡邏的方式守護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國旗掛遍走過的每一條路。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中提出,希望她們繼續傳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牧民群眾像格桑花一樣扎根在雪域邊陲,做神圣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卓嘎、央宗姐妹牢記總書記囑托,同子女們一道繼續堅守在玉麥鄉,踐行“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國每一寸土地”的承諾。
2018年以來,西藏大力實施以“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戰略,邊境地區群眾生活大幅改善。玉麥鄉黨委書記胡學民介紹,這些年,玉麥的道路不斷升級,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曾經的“三人鄉”已發展成一個67戶240人的邊境小鎮,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9萬元。
如今,西藏正著力創建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范區,大力實施守土固邊工程,構建邊民生活有保障、致富有渠道、守邊有動力、發展有支撐的新格局。
緊緊圍繞民族團結和民生改善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如今的西藏,徹底擺脫了束縛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各族人民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團結一心,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攜手奮進。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2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