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億城鄉居民“養老不犯愁”夢想照進現實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劉從龍司長的辦公室里珍藏著一套由中國集郵總公司發行的紀念郵票,那是2012年為紀念我國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發行的。這套郵票的主設計圖案是大紅燈籠,兩位老人相視而笑,一團喜氣。
2014年,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整合,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2021年支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3628億元,惠及1.62億城鄉老年居民,這其中包括2132萬困難老人。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我國經歷了由無到有的過程,尤其在我國脫貧攻堅過程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施“政策找人”,啃掉了一塊硬骨頭。
劉從龍說:“到2012年7月1日,我國提前8年實現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工作,填補了我國農村居民和城鎮非就業居民養老保險長期以來的制度空白。”
他說:“黨中央、國務院制度的出臺,反映了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決心,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標志著我國覆蓋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建立,數億城鄉居民‘養老不犯愁’的千年夢想逐步實現,向著黨和政府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2015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首次提出“五個一批”的脫貧方略,其中“社會保障兜底一批”是“五個一批”中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社會保障兜底扶貧作為基本防線,加大重點人群救助力度,用社會保障兜住失去勞動能力人員的基本生活;聚焦特殊貧困人員精準發力,加快扎牢織密民生保障安全網,把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基本生活兜起來,強化保障性扶貧。“這是我們做好社保扶貧工作的根本指引。”劉從龍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要面向低收入群體,是“普惠性、基本性、兜底性”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應對農村人口老齡化、緩解農村老年貧困、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著力擴大參保覆蓋面,推動困難群體應保盡保。”劉從龍說。
考慮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繳費能力不足,2017年8月,人社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關于切實做好社會保險扶貧工作的意見》(人社部發〔2017〕59號),明確政府為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等政策措施,為解決貧困人員的參保問題打開了政策通道。2018年11月,人社部辦公廳印發通知,提出限期將年滿60周歲、未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貧困人員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按月發放待遇,使每一名貧困老人,都能夠享受到黨的惠民政策的陽光雨露。
政策有力度,關鍵是落實。通過數據比對發現,到2018年年底全國還有1113萬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9年,人社部開展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政策找人”行動。通過與國務院扶貧辦建立社保扶貧信息共享機制,定期將國務院扶貧辦提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信息與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數據進行比對,依托人社扶貧信息平臺,直接將帶有疑似未參保人員標識的數據下發給基層機構,為“找人”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
劉從龍與同事到廣西全州縣去調研,某村有個精神病患者,村干部想辦法給他拍了照,之后每個月給他的卡里發養老金。
劉從龍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地方各級人社部門加大協同力度,加強與公安、民政、扶貧等部門信息比對,切實把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全部納入視線和工作范圍。同時,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讓貧困人員從“要我參保”轉變為“我要參保”,從根源上解決“找不到人”的問題。
打贏脫貧攻堅戰以后,2021年8月13日,人社部等五部門印發《關于鞏固拓展社會保險扶貧成果 助力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通知》(人社部發〔2021〕64號),調整完善困難群體社會保險幫扶政策,將返貧致貧人口納入代繳保費范圍,持續推動困難群體基本養老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
截至2021年年底,共為2354萬困難人員代繳26.8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5427萬困難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9.9%,基本養老保險應保盡保成果進一步鞏固。據悉,2022年,國家將再次統一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桂杰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6月22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