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習話】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
習近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這段話出自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悠久歷史中,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留下了無數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的背后,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脈絡,彰顯著民族精神風貌,承載著文化自信。
2021年7月25日,我國世界遺產提名項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通過第四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共擁有世界遺產56項,其中文化遺產38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首位。
文化遺產是解讀中華文明的活密碼。“申遺”成功令我們歡欣鼓舞,同時也應意識到,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一方面筑牢安全底線,既要保護單體建筑,也要保護街巷街區、城鎮格局,還要保護好歷史地段、自然景觀、人文環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另一方面要完善相關政策,提高科研裝備水平,加強高質量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激發科研工作者的熱情,促進考古文博工作得到更好的發展。
考古遺跡和歷史文物是歷史的見證,保護好的同時也要利用好。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增備案博物館395家,備案博物館總數達6183家,接待觀眾7.79億人次,有效增強了社會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近年來,《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考古公開課》等文博類節目,讓國寶文物“活”了起來,也火了起來,開創了“文博+綜藝”的高質量發展途徑。利用三維建模和動畫技術,東漢的陶俑開口擊鼓說唱,敦煌壁畫上的飛天凌空翱翔;遺址公園的建立成為良渚文化魅力又一個展示窗口……
文化遺產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著一個民族的精神特質。保護文化遺產,就是守護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才能增強文化自信,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用文明的力量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本期特約專家:孫璐 內蒙古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