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春天的故事|河北廊坊以數字經濟為抓手推產業轉型
經濟日報原標題:河北廊坊以數字經濟為抓手推動產業轉型——企業上“云” 活力倍增
最近,河北廊坊大數據、云計算產業迎來投資高峰期。華為、潤澤、聯通、京東等多家企業相繼進入該市建設大型數據中心,呈現云涌數興的繁忙建設景象。大數據、云計算項目紛紛上馬,只是廊坊市實施“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兩化互動,促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廊坊市通過搶抓國家大力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新型顯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化的機遇,強化頂層規劃設計、主動引進培育項目,促進數字和產業兩化互動,不斷激發全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2021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98.8億元,同比增長13.5%,占河北省總量的21%,給全市產業升級和社會發展注入了活力。”廊坊市市長楊燕偉說。
頂層設計增加發展動能
廊坊位于京津之間,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同時還是北京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之一。為了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廊坊緊跟時代要求,將數字經濟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給予重視,采取了抓規劃設計、抓項目引進、抓開發利用等系列措施,強力推進數字經濟實現優質高速發展。
廊坊市先后制定《廊坊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廊坊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廊坊市落實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規劃實施意見》《關于加快發展大智移云引領產業升級行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并確定“數字廊坊”建設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力爭達到800億元,大數據產業整體規模力爭突破200億元;上“云”企業達到7000家,規模以上重點企業關鍵業務環節數字化比例達到50%;建成5G基站不低于5000個,100M及以上帶寬用戶占比不低于95%;新型智慧城市基本建成,覆蓋市、縣(區)兩級的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基本建成。
在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2019年至2021年每年安排1000萬元企業云服務專項資金,扶持入區發展的大數據和云服務等產業,使數字經濟成為全區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引擎。2018年,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獲得“中國大數據明星產業園”稱號;2019年至2021年連續3年在亞太智慧城市評選中獲得年度中國領軍智慧城區的評定。2021年,全區電子信息產業營收254.1億元,占該區主導產業總營收的27.9%。
在位于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科聚信京津冀總部項目建設現場,公司副總經理陳飚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廊坊鄰京近津,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市場潛力大。而且政府部門非常重視數字經濟,有產業規劃,有扶持措施,給企業落戶打開了方便之門,多項因素疊加,形成了獨特的產業集聚優勢,所以我們決定在數據產業生態園區投資30億元,打造以數據技術為核心業務的產業集群、數字產業專業人才實訓基地以及數字產品研發與創新的研發中心,全面開展數字金融、智慧物流、智慧農業等產業融合的數字化服務。”
左圖:位于河北廊坊的京津冀大數據感知體驗中心外景。 陳 童攝 右上圖:潤澤(廊坊)國際信息港動環監控中心。 王衛國攝
產業集聚形成規模效益
走進廊坊開發區的潤澤(廊坊)國際信息港,記者看見多個樓頂之上,數十個應用客戶的企業標志非常醒目,而大樓內一組組機柜整齊排列,服務器燈光閃爍。潤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祝敬告訴記者:“潤澤(廊坊)國際信息港規劃建設22棟樓、總建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的高等級云數據中心,可容納約13萬架機柜,目前這里已經成為全球單體規模靠前的數據中心產業園區,吸引了國家信息中心、國家信息安全中心、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國家超算中心天津中心等部門,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教育網等運營商以及多家互聯網企業入駐。”
“沒有規模,就沒有效益,抓數字經濟也是如此,因為產業規模往往決定著產業層次和產業效益,所以我們一定要在產業規模和產業質量上求突破。”廊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董麗萍表示。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廊坊市專門在寸土寸金的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廣陽區規劃了土地,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園區,加快建設京津冀數據存儲高地和北方算力中心,吸引了潤澤國際信息港、華為云數據中心、中國聯通(廊坊)基地、中國人保北方信息中心、京東云計算中心等數據生產企業落戶廊坊。
截至2021年底,僅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就建成數據中心94.5萬平方米,大數據應用中心33萬平方米,建成機柜7.29萬架,可運行服務器110多萬臺,已運行機柜7萬架、服務器90多萬臺。同時,廊坊也云集了華為、志晟等軟件技術服務商,中科空間信息(廊坊)研究院、科大訊飛人工智能應用研究院等研發和成果轉化機構,加速了全市大數據生產及應用產業快速發展。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全市軟件與信息服務企業達45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66億元,同比增長17.63%;上繳稅金0.30億元,同比增長267.53%。
推廣運用促進兩化融合
貼面、開料、封邊、打孔、分揀、包裝、入庫……在索菲亞家居(廊坊)有限公司數字車間內,經過智能化改造的定制家居生產線正在高效運轉,生產流程全自動無縫銜接,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柔性化生產能力。索菲亞公司IT經理吳冬麗說:“公司實行智能化改造升級后,日均產量提升了40.66%,一年就能創造綜合效益500萬元以上。對我們這樣的企業來說,主動實施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可謂勢在必行。”
一手抓數字產業化,一手抓產業數字化。在大力建設數字產業的同時,廊坊還十分注重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積極引導和重點扶持裝備制造、服裝加工、食品、家具、機器人等產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提升。截至目前,該市建成75個市級以上數字化車間,其中35個獲評省級數字化車間,建成2家省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香河機器人小鎮成為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園區,超過1000家企業實現了“云”上服務。
廊坊市奧昆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葉修說:“企業上‘云’,活力倍增。為適應銷售市場的新媒體時代,我們公司專門成立了MCN(短視頻)部門,通過持續創作原創作品,以直播、圖文等多種形式銷售產品,推進新媒體運營,不斷提升旗下賬號矩陣規模和活躍度,自有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提升了商業價值,銷售額大幅增加。”(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宋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