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熱評:一家小店絕處逢生帶來哪些啟示
近日,一家小店絕處逢生的故事引發關注。據總臺報道,重慶璧山區有一家漢服館,小店店主憑借著吃苦耐勞和對年輕人消費心理的準確把握,生意做的不錯,還從老家招了30幾個員工。但今年,隨著疫情多點散發,她的生意急轉直下。“一天基本上門店來不了一個人”,支出大、收入少,怎么辦?
對此,當地職能部門實地走訪,告知這家店可享受國家的相關政策。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稅費以及店面租金減免,一下子減輕了小店十幾萬元支出。重拾信心的店主,積極帶領員工展開自救,比如開直播吸引客源,與其他商家合作,通過化妝、專業拍攝攬客。如今,這家小店正頑強生長著。
這家小店絕處逢生的故事,給人啟發。有政策加力扶持,加上積極實行自救,形成雙向奔赴,才能渡過難關。更重要的是,這家小店絕處逢生具有豐富的意義,它活下來并能活得好,就能拉動就業。一個頗具說服力的細節是,小店生意慘淡,店主想裁員,“可以裁掉七八個”,但是她一想,每個員工身后都有一個家庭,他們還要養家糊口。
小店不小,一頭連著市場需求,一頭連著就業市場。也就是說,無數個小小的店鋪,關乎著國家的就業大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市場主體”,明確提出“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并為此提供豐厚的政策扶持。國家為何千方百計穩定市場主體?一個重要原因是,穩市場主體就是穩就業,保市場主體就是保就業。
今年年初,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坦言:“億萬市場主體的磅礴力量推動了我國經濟總量邁上百萬億元大關、國家財力和社會財富穩定增長,承載7億多人就業的基本盤!闭\如斯言,像報道中提及的這類小店,在穩定就業基本盤上就承擔了自己的角色。千千萬萬個小店都有活力,就有更多的人端上飯碗,且端牢飯碗。
日前,人社部副部長接受采訪時表示,前4個月城鎮新增就業406萬人,與時序進度基本同步;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同比基本持平,農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口務工規模穩中有增。在看到這些可喜現象的同時,也要意識到:“3月份以來就業數據出現一些波動,就業壓力有所加大!睘榇,必須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正如國務院常務會議所提出的,要進一步運用多種政策工具,調動地方積極性并壓實責任,切實穩崗穩就業。
穩就業是大事,不容含糊。就在近日,人社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失業保險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工作的通知》,對穩崗返還政策做了兩方面的優化,一是向中小微企業傾斜,二是在經辦上突出“免申即享”,努力實現“免跑腿、免申請、免填表”。
更值得一提的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提出,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并要求強化不斷線就業服務、簡化優化求職就業手續、著力加強青年就業幫扶等。為激勵中小微企業開發就業崗位,該通知提出,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中小微企業,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諸如此類的政策措施,對穩就業保就業都有意義。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穩則大局穩、人心穩、社會穩。尤其在當下,穩就業更是事關廣大家庭生計,也是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的關鍵支撐。當前,我國市場主體總量已突破1.5億戶,有了政策支撐,有了積極自救,市場主體就會富有生機。同時,對于各個就業群體來說,也要因應時勢,準確定位,構建更務實的就業規劃,并主動經風雨、善于推銷自我,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就業市場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