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不住,經濟社會發展就無從談起
中新網北京5月12日電(記者 李金磊)近期,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中國經濟的表現也全球關注。在疫情的沖擊之下,今年中國經濟運行實現平穩開局,但部分指標增速有所放緩。
于是就有聲音認為,疫情防控“動態清零”拖累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但其實這種觀點是片面的,疫情、病毒才是拖累經濟的罪魁禍首。抗疫和經濟發展是相互協同的。疫情防不住,經濟社會發展就無從談起。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只有成功防住了疫情,才能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才能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才能為經濟社會正常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疫情防住了,就能減少對消費、投資、出口等經濟活動的沖擊,經濟社會發展才有良好的基礎。
事實證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正是由于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才能率先復工復產,才能率先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實現經濟正增長。
正如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所言,穩定的疫情防控形勢為中國保持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領先地位,提供了最有利的環境。堅持“全國一盤棋”,在疫情地區采取局部的、嚴格的防疫措施,保證全國大部分地區和人群的正常生產生活,是符合成本效益的。
去年“五一”和今年“五一”假期旅游“一熱一冷”的狀況,也印證了防住疫情的重要性。
2021年,得益于疫情形勢穩定,“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2.3億人次,同比增長119.7%,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103.2%,超過了疫前同期水平。伴隨著“人從眾”再現,人們感嘆熟悉的“五一”回來了。
而2022年4月以來疫情多點反彈,“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6億人次,同比減少30.2%,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66.8%。
可見,疫情防住了,才能更好享受“詩與遠方”。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正處于“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和吃勁階段。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因時因勢不斷調整防控措施,根據病毒變異和傳播的新特點,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認為,可能在實行某些具體策略和措施的時候,在短期之內,犧牲了一些局部地區和一部分人的生活便利性,使局部地區的經濟在短時間內受到一定影響,但是可以換取最廣大地區、最廣大人民的正常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這個是具有成本效益的,這也是一種平衡。
現在上海已有8個區實現社會面基本清零,打贏大上海保衛戰初露曙光,所以,堅持就是勝利,疫情防控不能松勁、躺平,而是要堅決鞏固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防住疫情、穩住經濟、安全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