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經濟重在規范發展
5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盡快出臺支持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而在此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要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會議傳遞出中央關于平臺經濟的態度,對于未來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作用。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平臺經濟有助于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對于貫通國民經濟循環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數字經濟不斷發展,平臺企業持續壯大,其衍生出的創新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對于促進技術進步、消費體驗以及創業就業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啟示性意義。不過,在發展進程中,也出現了一定問題。譬如,有的平臺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存在一些短板,還有的企業面對競爭時,未遵守科學的經濟規律,存在一些不良競爭行為。可見,要持續推動平臺經濟自身發展,有必要理性考量,穩妥施策。
推動平臺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應堅持發展與規范并重,不斷健全平臺經濟治理體系。近些年,圍繞規范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我國出臺了若干政策,如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初步構建了有活力、有創新力的制度環境,初步形成平臺經濟治理體系。對于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是要求,持續發展是目的。在對平臺經濟和平臺企業劃出“斑馬線”、設好“紅綠燈”的前提下,關鍵是要促進其發展。黨中央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決心不會變,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使用市場要素的要求不會變。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針,通過規范、透明、可預期的方式來推進。
有關平臺企業應以此為契機,重整行裝,發力創新,為中國與世界的經濟社會發展不斷作出合乎社會期待的、與自身營收相稱的貢獻,從而彰顯自身更大價值、找到發展的戰略方向。平臺企業不能止步于現有的電商、物流等商業模式,僅以達到規范為目標,而是要以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為著眼點,把發展方向聚焦于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國際競爭能力上,聚焦于為平臺經濟參與方創造更大價值、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上。這才是平臺企業自身發展與有關方面規范監管的最大共識所在。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晏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