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志愿精神豐厚的“雙奧之城”,北京如何調動志愿者參與全民抗疫?
半月談評論員 田晨旭
上班時間逛超市,“不務正業”的朝陽青年志愿者擔負起匯總商超菜市場缺貨信息的任務;黨員在社區“雙報到”,北工大教授陳鋒等志愿者在‘牽家’志愿服務隊中與社區工作者并肩戰“疫”;主動成立流動醫療服務隊,北京市垂楊柳醫院打通了臨時管控區居民問診“最后一公里”……在點贊與叫好聲中,無數志愿者出現在北京本輪疫情下的城市治理“神經末梢”,為戰勝疫情點亮“凡人微光”。
志愿者們來自五湖四海,身處各行各業,卻秉承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疫情面前同向而行,各司其職,構筑著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以眾人之力托舉起城市前行,成為疫情防控中一股溫暖的力量。
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本輪疫情來襲時,北京運用“雙報到”機制,倡導在職黨員回社區(村)報到,帶頭下沉充實一線防控志愿力量;“西城大媽”“朝陽群眾”“石景山老街坊”等普通群眾繼續發揮主人翁意識,組成了北京疫情防控的生力軍。志愿精神是“雙奧之城”北京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它感染著人民群眾、溫暖著城市,最大限度地調動起社會治理的人民力量,值得認真總結、發揚光大。
充分發揮志愿精神,首要的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不斷夯實群眾基礎,激勵并發揮人民的首創精神。如同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淮海戰役之勝,各級黨委政府唯有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意識,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真正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將千家萬戶擰成一股繩,形成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
充分發揮志愿精神,還需構筑起健全的體制機制。志愿服務是人民群眾參與社區基層治理的好辦法,應不斷健全有關法律法規,完善相關制度,在發動更多人參與的同時,著力解決少數“吃空餉”“管理混亂”等問題,切實保障志愿者利益,維護志愿服務秩序,引導志愿服務健康發展。
志愿者陳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鄰里守望相助,大伙團結一心,咱們就一定能戰勝疫情!”為疫情防控助力、為城市文明筑魂,作為一項崇高的事業,志愿服務將大有可為。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的當下,我們期待更多人以不同形式參與到志愿服務中,眾志成城,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