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的比較特征與價值內蘊
作者:楊志成(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首都師范大學副校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重大命題,從比較現代化視角創立了中國式現代化這一獨特的現代化理論范疇體系,對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展現代化建設的比較特征和偉大成就進行了歷史性總結和學理性概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建設的現代化必須是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的方向。這段論述深刻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比較特征和價值內蘊。
中國式現代化規模特征改寫了世界現代化的版圖,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復雜性和貢獻性。人口規模巨大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征,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復雜性所在。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辯證地看待巨大的人口規模,把人口壓力和嚴峻挑戰,轉化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動力源泉和根本宗旨,把巨大的人口規模轉變為強大的生產力資源,摒棄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開創了人口大規模國家實現現代化的范例,改寫了現代化的世界版圖,深刻影響人類現代化歷史進程,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當中國將14億多人口規模的人口紅利真正轉化為人才紅利時,中國式現代化的生產力資源、市場資源也將成為其他現代化形式無法比擬的發展優勢。
中國式現代化結構特征改寫了現代化的分配結構,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人民性和公平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目的。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目標,摒棄了西方兩極分化的現代化分配結構,體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和獨特品質。在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凸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公平性,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性質和宗旨。
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特征改寫了現代化的內涵體系,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性和全面性。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取向和基本內涵。中國式現代化摒棄西方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老路,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發展正能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角度看,中國式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物質的極大豐富只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目標。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才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觀的必然要求。
中國式現代化的資源特征改寫了現代化的增長方式,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持續性和發展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比較優勢和前瞻理念。西方現代化在經典現代化階段走過了對自然資源極端掠奪的彎路,對自然資源環境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后果。中國式現代化摒棄西方物質主義膨脹現代化對自然資源瘋狂攫取的歧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和諧綠色發展理念,提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發展目標,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現代化的中國方案,走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的和平發展特征改寫了現代化的發展定式,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和平性和開放性。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理念和戰略定力。中國式現代化摒棄了西方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老路,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王稱霸的基因。”中國積極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持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新路,走出了一條通過合作共贏實現共同發展、和平發展的現代化道路,打破了“國強必霸”的大國崛起傳統模式,提供了通向現代化的新選擇。中國式現代化堅持走和平發展的現代化新道路,既堅持獨立自主,不盲目追隨西方現代化路徑;又堅持互利共贏,共建共享,為構建和平發展的世界現代化新格局貢獻了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