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速(新春走基層)
湖南益陽市南縣白吟浪村,田野里一派忙碌,人們正抓緊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作業,3700多米長的土溝渠,全部要升級成標準化混凝土襯砌灌排渠。
種糧大戶楊國安忙著走村串戶談合作,“要趕在春耕前,談完這批土地流轉的合同。”楊國安說,看著村子里田成方、渠相通,種糧的底氣更足了。早在2010年,楊國安就在白吟浪村周邊流轉了500畝土地,規模化種糧,后來發展到3000畝,帶動了周邊訂單農業的發展。
白吟浪村位于洞庭湖區垸子內,三面環水,土壤肥沃,土地集中連片,有機械化耕種的天然優勢。但垸子主要是過去圍湖造田而成的,內部地勢高于周邊河道,很多地方無法自流灌溉。楊國安每年都得準備小型水泵來保障旱季用水,再加上連通溝渠、平整機耕道等,每畝至少增加兩三百元成本。“3000畝土地是上限,再擴大規模就不劃算了。”楊國安說。
“在我們這里,農田的抗災減災能力、灌溉能力以及機械化作業條件等客觀因素,限制了流轉的規模和效益。”南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速,各方面投資建設全面落實,流轉的難題正在得到解決。
近年來,南縣已經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近60萬畝,項目區域實現了道路循環暢通、渠道水清岸綠、農田平整成塊,農田規模化流轉潛能進一步得到釋放,項目區土地流轉率達到70%以上。
楊國安流轉的耕地,已有一半建成了高標準農田,政府做灌溉、排澇、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等基礎性工作,楊國安則專心培育優質高產水稻。因為土質改善、灌溉良好、水旱災害少,優質稻價格上去了,而種糧成本則比非高標準農田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幫我們打好了基礎,我們可以放心擴大規模。”楊國安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