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50萬農牧民用上“幸福電”
央廣網西寧12月30日消息(記者樊永濤 通訊員馬清 趙健勃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冬雪初霽。12月29日,被牧民們稱為“幸福電”的農網鞏固提升工程全部順利完工。至此,在廣袤的高原大地,50萬農牧民的幸福生活被“點亮”。
2021年,面對鄉村振興的新任務,加快推進農村電網提檔升級,成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又一重要舉措。國網青海電力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充分發揮電網帶動作用,積極推進農網鞏固提升工程,投資16.89億元、新建374項工程,解決邊遠地區“低電壓”“卡脖子”和電網構架薄弱問題,為農牧區產業發展和農牧民生活電氣化提供了可靠電力保障,實現“用上電”到“用好電”的飛躍。
“清潔電”溫暖牧民心
2021年冬天,牧民索昂的家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祖祖輩輩靠牛糞燒火取暖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國網青海電力施工人員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進行10千伏農網改造工程(央廣網發 馬清攝)
索昂家住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歇武鄉紅旗村,這里位于三江源國家公園腹地。今年7月初,國網玉樹供電公司結合農網鞏固提升工程項目,將7個涉及“煤改電”的清潔取暖項目設置為“最優級”,歷時四個月,新建10千伏及以下線路226.88千米,變電容量2.76萬千伏安,解決了三江源頭3316戶居民取暖用電問題。每年清潔取暖替代電量302.5萬千瓦時,可在每年取暖期減排二氧化碳907.8噸,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污染98.6噸。
“現在房子很干凈,也比以前暖和多了,不燒牛糞也就不污染環境了。”索昂嫻熟地操作著屋內的蓄熱式電暖器,言語間透露著幾分欣喜。他說自己是村里第一個買電暖器的人,在他家感受這種溫暖舒適后,村里很多人都“眼熱”了,紛紛把家里的采暖爐改成了電暖器。用電可靠了,索昂計劃著近期到州上再買一臺大冰柜,里面存放牦牛肉和酥油。
“幸福電”點亮幸福生活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的曲麻萊民族文化村,是一個生態移民村。為響應國家生態保護政策,2005年始,曲麻萊縣曲麻河鄉、葉格鄉的7個自然村從玉樹藏族自治州移民搬遷至此。
施工人員在海北州藏族自治州剛察縣進行立塔作業(央廣網發 馬清攝)
近年來,政府部門組織的各類技能培訓,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回鄉創業,這里的村民由最初的260戶增加到了1200戶。入住率提高,工廠作坊不斷發展,移民村的用電負荷和用電需求也進一步增加。2021年,國網海西供電公司結合農村產業發展用電需求,實施10千伏白九路曲麻萊易地搬遷移民村臺區改造,新建10千伏電纜線路0.79千米,改造低壓電纜線路3.29千米,新增3臺變壓器加裝配電智能終端3套,臺區照明配套加裝657臺微型斷路器。這一民生工程保障了村民生產生活用電需求,同時也消除了用電安全隱患。
“村民們過上了好日子,有了自己的產業,用上了安全電、幸福電。”曲麻萊民族文化村村委會副主任梅朵拉毛介紹道。如今的曲麻萊民族文化村,村民人均年收入1.2萬元,生態移民村正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多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化農村,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
“安全電”助力新發展
長期以來,城鄉接合部一直是電網改造的難點地區。線路老化、線路下加蓋房屋、臺區線損嚴重等問題難以有效解決。
電力員工在黃南州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實施10千伏農網鞏固提升項目施工(央廣網發 馬清攝)
2021年,國網西寧供電公司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任務,積極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加快投資成效轉化進度。針對西寧城中村、城郊地區及湟中、湟源公司管轄的153個重損臺區進行整治,通過低壓線路電纜化改造,實現跨房用電安全隱患治理,同時解決了農村供電“卡脖子”問題、低電壓、高報修等問題,實現了隱患治理和線損管控的雙贏。
“冬天大家用電多了,我還一直擔心電壓不穩會影響我的雞舍呢。看到你們來改造電網,我的心里就踏實多了。”在湟中區田家寨鎮甘河村實施農網改造項目時,養殖戶張發德激動地握著現場施工人員的手表示感謝。今年他的養殖規模擴大了一倍,一直擔心用電問題。有了農網改造項目,電壓穩了,張發德心中的擔憂也就消除了。
工程實施過程中,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們還時常走進村民家中,檢查用電設備,為村民們宣講安全用電知識,形成了共同守護電網安全的良好環境。
讓電能真正成為農村地區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動力,讓一條條線路架起農牧民“幸福路”。一年來,通過農網鞏固提升工程,青海邊遠地區新建及改造配變1196臺,容量22.65萬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3152千米,整改低壓線路2834千米,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高原美麗鄉村建設注入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