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農業”有助推動鄉村振興
近日,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前9個月,我國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業同比增長8.6%;鄉村休閑旅游業基本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農產品網絡零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創建了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98個農業產業強鎮,促進了產鎮融合、產村融合。這些亮麗的數據反映出發展“大農業”對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
沒有興旺發展的產業,鄉村振興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就要充分挖掘鄉村的多種功能和價值,整合資源要素,培育鄉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農業需要突破傳統農業單一功能的限制,向全面充分利用鄉村各種發展資源、全面實現鄉村多元價值的多功能“大農業”轉型。
“大農業”推動鄉村振興,首先要因地制宜。要結合區位、資源、環境、政策等要素,立足農業資源多樣性和氣候適宜優勢,認真研究產業發展規律、市場動態和消費趨勢,科學選擇、規劃有基礎、有潛力、有特色的農業產業,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同時,圍繞現代農業發展方向深化改革,盤活鄉村各類資產資源,大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發展休閑農業、體驗農業、定制農業、智慧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緊扣產業發展需求,根據本地資源稟賦條件,輔以政策扶持,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的功能角色定位。
其次,要適應需求端新變化。產業發展一定要經受市場的檢驗,發展“大農業”需樹立大市場理念,科學確定主要農產品供給內容和水平,合理安排農業產業發展優先順序。這就要求加快向農業深層次進軍的步伐,深刻把握城鄉居民不斷升級、日益多元的消費需求。一方面,緊盯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品質要求的日益提高趨勢,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通過發展品牌農業和實行優質優價,提升農產品的價值承載能力和品牌溢價、品質溢價能力。另一方面,緊盯消費者對農業生態、景觀、文化功能的需求增加,大力發掘鄉村和農業的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多種功能,發展多類型融合業態,形成農業多業態的發展態勢,不斷拓展農業產業新功能和富民產業的盈利空間,確保富民產業長久、可持續發展。
同時,要提升科技水平。堅持科技興農、用科技和裝備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趨勢。要以科技創新引領“大農業”發展,大力推進科技強農,綜合利用高新農業技術、高端農業設備、現代管理經驗,提升先進技術裝備、現代生物技術、精準化信息技術對農業規模化、良種化、信息化的支撐水平。
“大農業”是朝著多功能、開放式、綜合性方向發展的立體農業,它區別于傳統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經營的單一農業。多功能性“大農業”能把過去被忽視棄置的鄉村資源重新利用起來,讓過去被隱藏的資源價值予以顯化,從而賦予農村新的發展動力。通過提升農產品的價值承載能力,實現其產地文化傳承和生態環境的價值;通過休閑體驗農業、鄉村旅游、農村康養產業等新的產業形式,使農業和農村的文化傳承、生態景觀等功能得以商品化,并通過市場交換實現價值,使農業的正外部效應得到更充分的實現。此外,“大農業”推動鄉村大振興,還將重構農業同鄉村、農民之間的聯系,賦予鄉村和農民在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和價值上的獨一無二性。
(作者:貴州省國家治理現代化地方實踐高端智庫 鄧小海 曾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