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屏”來到家門口,百姓生活變化多
碧波蕩漾的湖水,周邊綠樹環繞,連片的稻田像金黃色的毯子,或蓋在平坦的路旁,或鋪在木棧道兩側,成群的飛鳥被吸引前來“探營”,隨后“安家”……
天津736平方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經過近4年的建設,目前已基本形成,成為天津乃至京津冀地區的重要生態區。
津南區綠屏·八里灣田水相依相映。津南區供圖
天津市社科專家學者赴綠色生態屏障區開展實地調研。人民網 崔新耀攝
為宣傳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津沽大地的生動實踐,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10月12日,天津市30位社科專家學者走進綠色生態屏障區開展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
津南綠色生態屏障區建設前(上圖)、后(下圖)。津南區供圖
調研的第一站是位于津南區的綠屏·八里灣生態驛站。水豐綠茂,鳥兒嬉戲覓食,為靜謐的環境增添了生機活力。據介紹,綠色生態屏障有近45%的土地面積在津南區,其中綠屏·八里灣是2021年新建成的片區,占地總面積29800余畝,林、田、水比例基本維持在1:1:1。田水相依相映,形成“嶺坡碧綠郁蔥蘢,流水涓涓翠鳥鳴”的獨特景觀。近年來,津南區以津沽污水處理廠為原點,連通區域內330多個坑塘,形成一個龐大的水循環工程。通過水面與池塘的再凈化,水質提升到Ⅳ類甚至局部Ⅲ類,用于灌溉和生態補水。
“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要用‘繡花’功夫。”津南區委書記劉惠介紹,近三年來,津南區已完成新增造林綠化面積6.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5%。
氣象部門的數據顯示,相較于2017年,2020年津南區平均氣溫下降5.9%,相對濕度上升9.6%,綠色生態屏障已使天津中心城區東南部降溫0.2攝氏度,增濕2%。空氣質量也明顯好轉,相較于2018年,津南區2020年空氣優良天數由216天上升到244天,重污染天氣明顯減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津南區舍棄過去粗放發展路徑,痛下決心根治“園區圍城”,取締工業園區20個,關停“散亂污”企業2299家,引進了一批高端優質企業,向“綠色”要效益,也為實現“雙碳”目標不斷提供動力。
劉惠介紹,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十四五”時期,津南區將勇擔責任使命,聚力依托綠色生態示范區、創新發展聚集區、會展經濟功能區“三區”建設,用新理念重塑發展方式,不斷夯實在生態優先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上的前進步伐。
“眼前的景象讓我十分震撼。”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柳蘭芳副教授說,如何把握好“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辯證關系是她一直思考的問題。在津南,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開始反哺經濟。“我研究了鄉村振興十大模式,‘綠水青山’是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一環。”柳蘭芳表示,以“綠”為底,因地制宜、特色發展,津南區正在以這樣的方式推進鄉村振興,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11個村搬遷示范鎮,環境極大改善。西青區王穩莊鎮供圖
11個搬遷村之一的小年莊舊村貌。西青區王穩莊鎮供圖
舊池塘有了清澈的湖面,廢舊荒地和廠房變成生態綠廊,萬畝高標準稻田正待豐收……來到調研的第二站——西青區王穩莊鎮,滿眼金秋美景。登上“豐收之塔”俯瞰,巨幅稻田畫映入眼簾。集建黨百年、紅船精神、“三牛精神”等元素于一體的豐收畫面,彰顯出農民慶豐收、感黨恩的喜悅心情。近年來,王穩莊鎮打造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王穩莊“大美稻香”生態文化旅游區和天津小站稻振興示范區,遠看美景如畫,近聞稻田飄香。
“我小的時候,這里是一條土路,兩邊幾乎都是雜草。大伙兒沒事兒的時候也不愿意出門,就在家里待著。”西青區王穩莊鎮小年莊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孫希超說,“現在,你看看我們這里,修建綠色生態廊道,有草有花有樹,河水從村旁靜靜流過。每天早晨或者晚上,我都會帶著老人、孩子四處轉轉。”
“優美的人居環境也推動了鄉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人到我們這里騎行、散步,享受綠色發展帶來的生態福利。”孫希超說。
小年莊堅持宜林則林、宜田則田、宜果則果的綠色循環發展要求,根據當地的土壤特質、農民的生產生活需求,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精心打造成片果樹林,有柿子樹、無花果樹、梨樹等,實現春夏看“景”,秋天賣“果”。這里也是綠色生態屏障微循環無人觀光巴士體驗區,打造更順暢的智能化出行“新”體驗。
“西青綠色高質量發展成效不斷顯現,這其中,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對綠色轉型發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天津社科院資源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所長王會芝表示,綠色生態屏障區內林、田、水、草相依相護,通過實施三級管控建設科學規劃屏障區藍綠空間比例,如:二級管控區嚴格控制建設規模和開發強度,建設高標準綠色建筑;三級管控區加強結構調整、撤銷整合工業園區和關停“散亂污”企業等,加快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為天津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青區王穩莊鎮綠意盎然。西青區王穩莊鎮供圖
在走訪調研后,天津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靳方華表示,此次實地調研,讓我們看到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天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帶給了我們啟示和信心。天津社科院將組織社科工作者,用己所長、盡己所能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向更深處、更實處開展,助力天津建成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