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翻譯官】首次線上線下融合辦展 廣交會插上“云”翅膀
創立65年來,廣交會歷經風雨卻從未間斷。14日開幕的第130屆廣交會,首次以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題,首次實行線上線下融合辦展的全新模式,并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為境內外企業搭建起更多高效溝通交流、貿易配對的橋梁。
廣交會,全稱“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規模最大、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
從第一屆廣交會出口額超全國一半,到改革開放后第一批獲得自營進出口權的私營企業由此走出國門;從中國“入世”后其成交額與采購商數量屢創新高,出口商品由以初級產品為主轉向中國制造,到第101屆起設立進口展區,發展成為“買賣全球”的綜合性貿易平臺……一扇扇認識世界、擁抱世界的門窗相繼打開,無數中國企業從廣交會揚帆起航,由小到大,由大到強,昂首邁向國際市場;無數全球客商在廣交會與中國結緣,分享機遇,共同發展,為加強中外經貿合作交流、促進全球貿易發展貢獻力量。
創辦至今,素有中國外貿“晴雨表”和“風向標”之稱的廣交會,已與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系,累計到會境外采購商約880萬人。隨著市場需求高漲,展館規模擴大、四度遷址,建筑面積現超過110萬平方米。
為適應疫情防控,廣交會以線上形式連續舉辦3屆,持續服務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助力外貿企業發掘國內商機。其間,我國外貿形勢也走出一條反彈曲線。日前,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8.33萬億元,同比增長22.7%,已連續5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
無論是在線上還是實地,廣交會每年準時舉辦,從未間斷,就是不斷向全球發出強烈信號、展現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在全球范圍長期以來形成的口碑,也讓廣交會成為一個交易穩定的象征。而“云上廣交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探索出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路,也為線上線下融合舉辦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屆廣交會首次實行線上線下融合辦展的全新模式,既保持了廣交會面對面洽談、看樣品成交效果好、快速建立互信的傳統優勢,又順應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潮流,擴大了廣交會規模,滿足了世界各國企業的不同需求。
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仍是新冠疫情背景下全球規模最大的實體展會。
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是首次線上線下融合舉辦。10月9日,工作人員從廣交會展館外懸掛的橫幅前經過。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據廣交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儲士家介紹,線下展方面,展覽面積40萬平方米,線下參展企業7795家、展位19181個、參展企業7795家。品牌展位10837個,占展位總數的57%,較往屆大幅提升。進口展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92家企業線下參展,包括一批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
線上展方面,線上展保持原有約6萬個展位,約2.6萬家中外企業線上參展。企業上傳展品278萬件,已創歷史新高。
在服務方面,本屆廣交會對線上平臺進行了優化,在原有功能基礎上,增加了采購商線下預辦證、現場直播、專業論壇、駐會商務、商旅服務、疫情防控等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平臺功能更加完善。
儲士家強調,為幫助企業有力開拓市場,本屆廣交會大幅減收線下展企業參展費用,免收線上參展服務費,以實際行動為企業減負紓困。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廣交會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采取一系列措施安排,全力筑牢展會知識產權保護之盾。
儲士家表示,結合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的新情況,實現線上線下雙保護,全面優化了線上線下知識產權糾紛的處理流程,完善各項投訴指引,強化專業支撐。此外,本屆廣交會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將地理標志納入知識產權投訴受理范圍,邀請專家宣講相關政策,提供專業侵權判定等服務,推動地理標志快速協同保護。
“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的本屆廣交會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次最新展示,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最新展示,是中國企業創造力、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一次最新展示。”(【財經翻譯官】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