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國新辦吹風會聚焦國家人權行動計劃
促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國新辦吹風會聚焦國家人權行動計劃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 題:促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國新辦吹風會聚焦國家人權行動計劃
新華社記者王子銘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舉行吹風會,對近日發布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21-2025年)》進行解讀,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回應百姓所思所盼
行動計劃針對新階段、新需求,提出新目標、新任務,著力解決民生關切問題。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人權事務局宣傳處處長、二級巡視員李曉軍在吹風會上介紹,行動計劃重點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致力于讓全體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切實的民主政治權利,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行動計劃在關注普通人群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對特定群體權益的平等保障和特殊保護。
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常健表示,行動計劃強調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防范和制止對未成年人的網絡欺凌和校園欺凌;圍繞老年人權益保障,行動計劃提出更好滿足高齡失能失智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開展適老化改造,提供適老智慧服務,促進所有人平等分享發展成果。
如何充分保障殘疾人權益?“行動計劃在殘疾人平等參與、福利保障、康復服務、教育、就業、無障礙建設、輔助器具生產等方面都提出具體的目標和任務。如城鎮新增就業殘疾人數達到50萬人,建成康復大學等。”李曉軍說。
突出生態環境權利保障
與此前三期不同,本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將“環境權利”單獨成章,彰顯著我國對于該項權利的重視程度。
“環境權利的保護是中國人權保障的一大亮點。”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表示,我國通過推動應對氣候變化、控制生態惡化、防治環境污染,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公眾環境權利,有力提升了人民群眾在生態環境方面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針對環境破壞、公眾權利受損的狀況,行動計劃專門強調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圍繞這一重要改革舉措,別濤表示,在如今已初步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框架基礎上,下一步將研究起草關于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統一規范性文件,繼續加大對重大典型案例的篩選、評析、發布和推薦指導,加強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的基礎研究,強化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推動改革落地見效。
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
行動計劃從履行國際人權條約義務、深度參與聯合國人權機構工作、開展建設性人權對話與合作、為全球人權事業作出中國貢獻四方面,提出我國在促進本國和國際人權事業發展方面的目標和承諾。
“辦好自己的事,是中國參與全球人權治理的最大底氣。”外交部人權事務特別代表李笑梅在吹風會上說,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這是最好的人權實踐,也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推動國際人權事業的健康發展,是中國的使命擔當。
“展望未來五年新一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中國將在國際人權交流合作領域開啟新的篇章。”李笑梅表示,中國將繼續推動各方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尊重各國人民根據國情自主選擇人權發展道路的權利。繼續積極參與國際人權規則制定和議程設置,推動構建公平正義、合理有效的國際人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