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深觀察丨世界亂局背后閑不住的美國“霸權之手”
按照美國總統拜登的計劃,美軍正在加緊行動,爭取在8月31日前完全從阿富汗撤出。不過,美國似乎也并不甘心就這樣在南亞地區留下權力真空。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近日刊文指出,美軍撤離阿富汗后,巴基斯坦承受著巨大壓力,美國正在要求其向阿富汗難民開放邊境,并向美軍提供軍事基地,為自身的失敗充當“替罪羊”。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報道截圖
如此赤祼祼的挑撥與干涉遭到了巴方的明確拒絕。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7月27日在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視公司“新聞一小時”節目采訪時再次強調,巴基斯坦不會允許美國在其境內部署軍事基地。
△當地時間2021年8月20日,巴基斯坦查曼,阿富汗民眾穿過巴基斯坦-阿富汗邊境檢查站 圖自視覺中國
美國的“司馬昭之心”再明顯不過:利用巴基斯坦為自己的失敗來“埋單”,并彌補美軍撤出阿富汗后在南亞地區留下來的權力真空。這樣的行為無異于直接干涉巴基斯坦的內部事務,并挑撥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關系。
干涉他國內政 盡顯霸權本性
說起挑撥與干涉,美國是公認的“專業戶”。細數當今世界發生的一系列動蕩與混亂,背后無不是美國出于霸權主義和自身利益的挑撥與干涉在作祟。
事實上,自從美國阿富汗戰爭失敗、美軍倉皇撤離以來,國際社會正在不斷反思,美國通過軍事干涉阿富汗問題根本沒有出路。
美國前駐阿富汗大使麥金利在《外交》雜志網站撰文稱,美國持續20年試圖將西方民主模式強加于阿富汗的努力宣告失敗。
△麥金利
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在與到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后對媒體表示,任何試圖從外界強迫阿富汗的企圖都毫無意義。普京表示:“必須停止將外部價值觀和所謂的‘民主’強加給他國,而不考慮歷史、民族或宗教的獨特性,無視其他國家賴以生存的傳統。”
新加坡外長維文26日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采訪時也稱:“阿富汗政局變化帶來的另一個教訓是,外國的干涉不會起任何作用。到最后,人民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掌握在自己的領導人手中。”
△CNBC網站報道截圖
擾亂地區局勢 坐收漁翁之利
自二戰以來,為了鞏固霸權主義和自身利益,美國想盡一切辦法、利用相關國家間的歷史恩怨與地緣政治分歧制造沖突,坐收漁翁之利;與此同時,對于那些不符合本國利益的政權,美國更是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干涉和介入。
今年5月,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出席“俄羅斯-歐盟關系”研討會開幕式時指出,俄羅斯與歐盟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外交分界線正在歐洲大陸上再次出現并向東移動,如同戰爭期間的戰壕一般”。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互補性遠大于競爭性的俄歐關系降至冰點的背后,正是美國的挑撥與干涉在作怪。畢竟,美國總統拜登在競選之時就明確表示,“俄羅斯是美國最大的威脅”。
由于擔心“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會強化歐洲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削弱美國對歐洲盟友的影響力,美國不惜違反國際法和市場自由競爭的原則,對參與工程建設的公司實施多輪制裁。
△當地時間2018年8月16日,德國盧布明附近的波羅的海,管道船在海里鋪設“北溪-2”天然氣管道。
就在“北溪-2”天然氣管道距離鋪設完畢僅剩最后15公里之際,美國8月20日又向涉及這一項目的企業實體和個人實施了新的制裁。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美方的制裁行動違背了今年6月舉行的兩國領導人日內瓦峰會的精神和協議。
近些年來,美國還不斷向烏克蘭開出“空頭支票”,許諾支持其加入北約和歐盟,以此來鼓動烏克蘭政府對烏東部地區親俄武裝進行軍事打擊,從而引發地區軍備競賽。
△當地時間2021年4月,烏克蘭東部地區頓巴斯,當地武裝部隊在邊境巡邏。
縱觀全球,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國燃起戰火,在亞非地區遙控“阿拉伯之春”,在歐亞國家導演“顏色革命”,在拉美地區推行“新門羅主義”,在多地搞“和平演變”......
根據美國學者林賽·奧羅克所著的《隱蔽政權變化:美國的秘密冷戰》,1947年至1989年間美國共實施了64次顛覆他國政權的行動。菲律賓《馬尼拉時報》則報道,過去10年美國入侵20多個國家或策動有關國家政權更迭。
△當地時間2021年8月18日,敘利亞難民面臨嚴峻人道主義危機。
更有甚者,美國的干涉主義大棒連自己盟友都不放過。英國、日本和德國都曾在經濟上遭遇美國的無情打壓,通過“長臂管轄”等非法手段,日本東芝、法國阿爾斯通、德國西門子等跨國企業也都曾深受其害。
不難看出,當今世界各種戰亂、動蕩與危機的背后,總會有美國閑不住的霸權之手。以“利益”和“民主”之名行挑撥和干涉之實,不斷試圖鞏固霸權主義的美國早已成為全球安全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本月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所說:“打著所謂‘民主’旗號拉幫結派、肆意干涉別國內政甚至蠻橫打壓遏制別國人民正常發展、享受更好生活的正當權利,恰恰是最大的不民主,是專制、霸權、極權。”
撰稿丨閆明
編輯丨尚娟 李皓 魏郁
簽審丨張玲、蔡耀遠
監制丨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