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資本市場實現歷史性突破和跨越式發展
建立和發展資本市場是黨中央深化改革開放、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戰略決策和實踐探索。30多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和跨越式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為加快建設現代金融體系、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力量。放眼未來,黨領導下的中國資本市場必將在新時代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1990年,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營業。30多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快速發展,基礎性制度建設不斷加強,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市場組織和市場監管體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資本市場的建設與黨的領導密不可分。1986年11月14日,鄧小平送給時任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一張50元面值的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這張股票讓國際社會為之矚目,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要建設股票交易市場。
30多年過去了,社會主義中國建設了一個怎樣的資本市場?歷史給出了答案。
一張白紙繪就新圖
在改革開放前,我國采用計劃經濟體制調撥經濟資源,資金通過行政手段逐級下撥到生產企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這種方式已無法滿足企業對資金的實際需求,需要建設全新、高效的經濟資源配置平臺,用市場手段為企業生產提供資金來源。
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企業股份制改革開始試點,股份制公司在全國競相出現,迫切需要建設證券市場滿足市場的需求。
社會主義中國能不能建設證券市場?1992年,鄧小平給出了解答:“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自此,我國資本市場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堅決地試”成為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行動指南。
——1992年,證券委及證監會成立。
——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正式實施。
——2001年,退市制度正式推出。
——2002年,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正式實施。
——2004年,深交所中小企業板塊正式啟動。
——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正式啟動。
——2009年10月,創業板開市。
——2014年11月,滬港通正式啟動。
——2016年12月,深港通實施。
——2019年7月,科創板試點注冊制,首批25家企業上市。
——2020年8月,注冊制正式擴圍至創業板。
從最初滬市“老八股”、深市“老五股”共13家公司上市,到2020年底,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已超過4100家,總市值達到80萬億元,上市公司數量位居全球第三,總市值位居第二。資本市場在“一張白紙”上繪就出絢麗的畫卷。
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資本市場著眼于體制機制改革,資本市場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在穩定市場和防范風險的基礎上,積極擴大直接融資,切實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創新創業的積極作用。
30多年來,資本市場累計實現股權融資超過21萬億元,有力推動了我國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機制的建立健全,大大促進了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結構優化。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實體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相當于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的五成,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基本盤”、產業升級的“領跑者”,經濟運行“晴雨表”的功能日益提升。
上市公司融資額擴大背后是證券業基礎制度的不斷進化。
一方面,我國股票發行制度從最初的行政審批制改為核準制再到如今的注冊制試點范圍不斷擴大。1993年,股票發行行政主導審批制建立。1999年,股票發行核準制建立,旨在強化中介機構責任,擺脫行政干預。2019年,科創板在上交所開市,注冊制試點正式落地。2020年,深交所創業板開啟注冊制試點,注冊制改革進入存量板塊。
另一方面,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建設為企業上市融資提速提供了保障。2004年5月,證監會批復同意在深交所設立中小板,這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開辟了新渠道。2009年,創業板登上資本市場舞臺,首批28只股票在創業板掛牌上市,一些成長預期較好但盈利能力尚未滿足主板上市要求的公司陸續登陸創業板。2019年7月,科創板正式開市,首批25只科創板股票上市交易。2020年7月,新三板精選層平穩開市,年內實現41家企業掛牌。2020年8月,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掛牌上市。
架起金融科創橋梁
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迫切要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深化結構調整,增強科技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提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2019年7月,科創板開市,兩年來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說,科創板支持“硬科技”的示范效應初步顯現。截至2021年5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282家,總市值近4.1萬億元。科創板IPO融資3615億元,超過同期A股IPO融資總額的四成。2020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與營業收入之比的中位數為9%,研發人員占公司人員總數的比重平均為28.6%,平均擁有發明專利104項,均高于其他板塊。科創板集聚了一批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科創企業,“硬科技”成色逐步顯現。2020年,科創板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59%,明顯高于全市場整體水平。
科創板設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標準,已有19家未盈利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特殊股權架構企業和紅籌企業也成功登陸科創板,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科創板大幅放寬了股權激勵的實施條件,已有116家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約占科創板公司總數的41%,有效調動了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科創板對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推動科技創新都具有重大意義。科創板架起金融資本與科創要素的橋梁,推動科技、資本與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
法治護航行穩致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和穩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強調要做好投資者權益保護工作。
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基石。我國資本市場擁有全球規模最大、交易最活躍的投資者群體,截至目前,A股投資者數量已超過1.8億。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始終牢牢把握服務實體經濟和保護投資者這一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持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更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推動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讓投資者更加公平地參與到資本市場。這是新時代資本市場重要的使命和責任,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
保護投資者需要法治護航。繼新證券法施行后,《刑法修正案(十一)》順利出臺,證券違法犯罪成本過低的狀況得到根本扭轉。同時,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指導性文件經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證監會正會同立法司法機關等方面,加快推動健全有中國特色的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這有利于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治理效能,夯實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法治基礎。
目前,投資者合法權益賠償補償機制取得了新的進展。在最高法和地方法院的大力支持下,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司法解釋正式出臺,普通代表人訴訟已有案件宣判。首例特別代表人訴訟已經落地,通過特別代表人機制、專業力量支持以及訴訟費用減免等制度安排,將大幅降低投資者的維權成本和訴訟風險,有效解決受害者眾多、分散情況下的起訴難、維權貴問題。
投資者保護的“工具箱”得到豐富。2020年各調解組織共受理調解案件6100余件,調解成功4900余件,涉及金額超過8億元。累計已有5萬多名投資者通過糾紛多元化解、支持訴訟、先行賠付、示范判決等各類維權機制挽回損失。12386服務熱線累計處理投資者訴求60余萬件。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我國“保護中小投資者”指標連續兩年大幅提升,從119位升至28位。
30多年征程波瀾壯闊,回首過往,我國資本市場在風雨中成長壯大。放眼未來,黨領導下的中國資本市場必將在新時代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彭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