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擠壓中國發展,恐將落入“競爭陷阱”
董少鵬 《證券日報》副總編輯、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近日,美國參議院通過所謂《2021美國創新和競爭法》,宣稱該法案旨在多個方面“對抗”來自中國的影響,推動美國創新并為未來幾代人保持“競爭優勢”。這是美國政客霸權思維、冷戰思維的新產物,也是其焦慮感不斷增強的表現。拜登政府制造“美式悲情”,懷里揣的卻是“老子天下第一”。用這種思維謀劃所謂的“競爭”,是走邪路、念歪經,很可能走入“競爭陷阱”。
迄今為止,美國的綜合創新能力仍處在全球前列,這是基本事實,但其也有焦慮:一是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有所偏移,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正由產業鏈中低端向中高端移動;二是其創新人才基數在降低,發展中國家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產業配套能力提升,使得發展中國家創新后勁優于美國;三是中國等新興國家市場規模和深度不斷拓展,對全球優勢資源的吸引力迅速增強;四是發展中國家建立更加公平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呼聲和行動風起云涌。
一言以蔽之,美國一國獨大、一國獨霸的國際經濟格局正在被改寫。客觀來講,這根本算不上壞事,即使對美國也不是壞事。只要產業鏈、供應鏈公平穩定,在資源配置、貿易來往、規則變動等方面出現新問題,各國平等協商解決就好。世界格局哪里有永世不變的道理?只要大家從全人類發展的福祉著眼,辦法總比困難多。
美國政客單純從自己的焦慮出發,單純從自己獨霸世界所有“上游資源”出發,對他國的正當合法的發展權利頤指氣使、肆意侵蝕,不斷推出各類“自私法案”。這個《2021美國創新和競爭法》,就是整合拜登上臺以來一系列涉華法案的“大集成”,把《2021迎接中國調整法案》、《2021戰略競爭法案》以及系列涉及芯片及半導體產業的專項扶持法案等包裹在了一起。這些法案極力渲染中國威脅,制造“美式悲情”,硬把全球產業分工格局的演變包裝為中國之“罪”,違背基本事實,違背經濟學基本原理,也很不道德。拜登作為一個在政界經營多年的“老人”,盲目跟隨美國國內的民粹主義潮流,簡單復制特朗普政府應對產業鏈變遷的蹩腳政策,毫無創新意識,實在令人遺憾。
其實,解決美國產業鏈、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是有的。一是可以在高精尖科技創新領域加大投入,保持基本優勢;二是可以在全球合作特別是大國合作方面,構建新的均衡,達成新的協議;三是可以在多邊平臺上構建相互制約、共同促進的新機制,并運用多邊機制減輕美方的規則壓力;四是可以靠其相對透明的市場服務體系賺取服務貿易紅利。但十分遺憾,美國政客不僅僅要保持競爭優勢,還要壓制他國發展。為此不惜抹黑造謠,通過政治、文宣、軍事手段擠壓他國發展利益,這是行不通的。
習近平主席多次指出,“各國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體,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搞以鄰為壑、零和游戲無助于世界經濟增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將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美國政客們從霸權思維出發,從私利和“小我”出發,破壞來之不易的多邊貿易體制,是倒行逆施,中方堅決反對。
中方謀求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是為了跟美國搞“你輸我贏”,而是為了不斷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中國。我們希望美國經濟保持穩定發展。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在經貿、科技、文化等領域互補合作,其結果是互利共贏。希望美國政客們,認真審視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真正看清楚美國該向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