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數風流人物丨彭湃:焚田契鬧革命的“農民運動大王”
“五一”假期,嶺南春光正好。廣東汕尾市海豐縣風景秀麗的龍津河邊,一座外墻素白的兩層仿西式小樓前游客如織,這里是革命烈士彭湃的故居。
走進故居,屋內陳設簡樸,大堂里是彭湃一家人革命事跡的圖片展覽。彭湃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
彭湃,中國共產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農民革命運動先導者、著名的海陸豐蘇維埃政權創始人。1896年10月,彭湃出生在廣東省海豐縣,早年赴日本求學,1921年回國,在海豐創辦社會主義研究社和勞動者同情會,傳播馬克思主義。
彭湃出身富貴,卻親近農民。農村凋敝、農民貧苦的現實曾讓年少的彭湃深刻了解了舊社會的腐朽和苦難。1922年,彭湃只身走進農村、了解農民疾苦、組織農民起來、開展農民運動。他撰寫的《海豐農民運動》一書,成為從事農民運動者的必讀書,他也被譽為“農民運動大王”。
“爺爺曾經說‘什么是革命?革命就要為大多數人的利益去奮斗,我們要革命就要主張大多數人的利益。’當時中國大多數人在哪里?大多數人就是農民。我們黨就要為他們爭取權益。”彭湃烈士的孫女彭伊娜說。
1922年7月,彭湃和張媽安等6人成立海陸豐第一個農會——“六人農會”,從此點燃農民運動的火種,農民運動以燎原之勢迅速發展,到次年7月,擴展到陸豐、惠陽等10縣,彭湃相繼組建了惠州農民聯合會和廣東省農會。
1924年4月,彭湃赴廣州領導農民運動,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是第一屆、第五屆農講所主任和骨干教員。
1925年3月上旬,彭湃組織成立中共海豐支部,并擔任書記。
1927年3月赴武漢,澎湃與毛澤東等發起組織中華全國農民協會臨時執行委員會,并任執行委員兼秘書長。
大革命失敗后,彭湃赴南昌參與領導南昌起義。黨的八七會議選舉了臨時中央政治局,他當選政治局委員,后兼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10月底返抵海陸豐,策動武裝起義。
1927年11月,彭湃領導建立海陸豐蘇維埃政權。1928年11月,彭湃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共江蘇省委軍委書記。
1929年8月,彭湃因叛徒出賣被捕,被關押在上海龍華監獄。在獄中,他堅貞不屈,英勇斗爭。他說:“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當年8月30日,澎湃與戰友楊殷、顏昌頤、邢士貞4人高唱《國際歌》,呼喊著“打倒帝國主義!”“中國紅軍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壯烈犧牲,年僅33歲。
為革命、為信仰,彭湃可以慷慨就義,而對家人,他也有男兒衷腸。
“冰妹:從此永別,望妹努力前進,兄謝你的愛!萬望保重,余言不盡。你愛的湃”。這是慷慨就義前,彭湃于獄中寫給妻子的遺書。
紅色家風代代相傳。今年3月22日,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96歲的彭士祿院士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從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到大亞灣核電站,再到秦山二期核電站,無不傾注了他的心血。
彭士祿的另一個身份是彭湃的兒子。特殊的成長經歷造就了他對國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父母親把家產無私分給了農民,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給了我要為人民、為祖國奉獻一切的熱血。”彭士祿曾說,活著能熱愛祖國,忠于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
如今,當年彭湃領導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活動的中心——“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彭湃故居也成為眾多游客的“打卡點”,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海內外中華兒女前來參觀、憑吊。數據顯示,僅今年“五一”假期,汕尾全市接待紅色旅游游客就突破了3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