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進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藍綠交織、水城共融 扮靚新區生態底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雄安4月30日訊(記者肖霄 王蒙)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是雄安新區規劃的目標之一,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新區建設發展的生態基礎。按照規劃,雄安新區未來“藍綠空間”占比將達70%。自2017年以來,雄安新區整治入河入淀排污(排放)口11395個,整治“散亂污”企業13566家,淀區生態環境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2019年,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批準實施雄安新區生態環境智慧監測體系建設一期項目,打造智慧監測監控網絡,以加強雄安新區環境監測體系能力建設,助力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發展。新區生態環境監測監控中心是雄安新區生態環境智慧監測體系中一部分功能的承載地,承載地建筑物內包含生態環境監測實驗室、建設指揮調度中心、生態大數據中臺和共享中心。
“我們應用5G技術建設了生態環境大數據監測系統,實現了5G/VR全景視頻移動監控,采取走航監測的方法連續、實時分析水、大氣環境質量,并且逐步構建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立體應急監測體系,提升了白洋淀水質監測能力。”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海梅告訴記者,“自雄安新區成立以來,白洋淀生態保護治理成效顯著,白洋淀的水質由2017年的Ⅴ類轉變為去年底全部Ⅳ類,到現在實現了‘全域Ⅳ類、局部Ⅲ類’,這種改變就源于我們上下游的協同治理和聯動。”
如今,白洋淀春和景明,碧葦浩渺,作為“華北之腎”的功能不斷恢復,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雄安新區生態底色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