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成為福州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新華社福州4月23日電(記者王成)福州市近年來推進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雙輪驅動”,2020年數字經濟規模達46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45%,數字經濟日益成為引領福州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福建省“5G+MEC”智慧商業項目落地臺江,江陰港區上線首個5G“智慧港口”平臺,鼓樓區創建“全省5G應用示范區”……近兩年來,5G應用在福州“百花齊放”,得益于數字基礎設施的“加碼”推進。2020年,福州市實施5G基站、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項目175個,總投資近2300億元。
新基建激發新動能,福州市工業互聯網建設蹄疾步穩,傳統產業涌現全新生態圈,發展紅利不斷釋放。
在濱海新城臨空經濟區,從事新能源動力電池結構件生產的福建駿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已建成5條全智能化生產線,遍布車間的高靈敏度傳感器猶如一雙雙“眼睛”,5G通信網絡如同“傳輸神經”,設備在“智慧大腦”操控下有序運轉。
車間負責人鄒春基說,“數字賦能工業生產,減少了材料流周轉時間與信息流卡滯時間,生產效率提高了2倍,一線操作人員數量減少60%,產品合格率由原來的83%提升到98%,節約能耗20%。”
駿鵬智能的“數字賦能”,是福州市推進“產業數字化”的一個縮影。在不少行業,數字化應用不再局限于制造環節,而是打通產、供、銷等全流程,產業發展從“制造”向“智造”不斷邁進。
福建省紡織龍頭企業恒申集團引進國際先進的“SAP ERP”管理系統,生產制造、研發設計、管理營銷、物流倉儲等各環節數據集成于一體,實現“產、供、銷、人、財、物”數據的實時獲取。公司有關負責人肖衛民介紹,“根據大數據研判結果,公司科學調整生產經營方向,2020年下半年錦綸、氨綸等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5%,在疫情影響下逆勢突圍。”
恒申集團所在的長樂區,以“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新模式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操作鏈,打造紡織工業互聯平臺等4個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近200家當地企業,推動長樂實現全供應鏈與產品銷售的管理與優化,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
數字浪潮澎湃洶涌,福州市布局一批高水平新興數字產業集聚區,催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數字產業化不斷開拓“新藍海”,步入發展“快車道”。
作為福州大數據產業發展高地,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匯集了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國家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等一批“國字號”項目,帶動一批大數據龍頭企業集聚。目前,園區累計注冊企業569家,注冊總資本468.4億元。
福州市大數據委副主任張記歡介紹,圍繞數字經濟發展,福州市重點培育大數據、物聯網、軟件、顯示和光電五個產業基地,夯實數字產業化發展的“基本盤”。
在高新區,海峽星云智能制造基地全面量產,將開展高端整機國產化替代與應用示范;在馬尾國家級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三大物聯網平臺全部建成,200多家企業將聯手推進物聯網的標準制定、產品研發、技術應用;福州軟件園匯集了800多家軟件信息、光電芯片等領域新科技企業,致力于打造“中國數谷”……
福州市擦亮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金字招牌,共簽約334個數字經濟項目,總投資3247億元,先后引進了百度、阿里、京東、比特大陸等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推動華為、騰訊、字節跳動福建區域總部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
“下一步,福州將圍繞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持續引進和打造一批新興數字產業基地,用好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和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平臺,培育壯大數字經濟,力爭2021年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進一步擴大。”福州市大數據委主任薛博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