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我國高等教育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把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走過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極不平凡歷程,辦學規模、培養質量、服務能力實現歷史性躍升。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高等教育與祖國共進、與時代同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需要有一流大學群體的有力支撐,一流大學群體的水平和質量決定了高等教育體系的水平和質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和年畢業人數已居世界首位,但規模擴張并不意味著質量和效益增長,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要深刻認識到,我們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流大學,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我們正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宏愿而奮斗。一流大學建設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抓住歷史機遇,緊扣時代脈搏,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更好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追求一流是一個永無止境、不斷超越的過程,要明確方向、突出重點。要培養一流人才方陣,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重點,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構建一流大學體系,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加強基礎學科培養能力,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要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完善以健康學術生態為基礎、以有效學術治理為保障、以產生一流學術成果和培養一流人才為目標的大學創新體系,勇于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要堅持開放合作,主動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臺,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人類共同福祉。
清華大學誕生于國家和民族危難之際,成長于國家和民族奮進之中,發展于國家和民族振興之時。清華大學的發展歷程,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方向,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把學科建設作為發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為強大動力,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堅強保證,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我國高等教育就一定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載4月21日《人民日報》 新華社發)
人民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