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國家安全教育,高校如何發力
4月15日,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了。如今,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國家安全教育也已經成為不少學校正在開展的教學任務。那么,學校應當如何開展國家安全教育,高校應當如何培養一批國家安全人才呢?
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前夕,不少院士、專家對此進行了討論。
近年來,國家一直推進安全教育建設。2018年4月,教育部在《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中提出,推動國家安全學科建設,并明確規定設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進行國家安全學專業教育。2020年年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通知,批準設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并納入新設立的交叉學科門類。
在4月14日北京師范大學召開“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成立暨國家安全全民教育與學科建設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其勵認為,國家安全的目的就是在任何情況下確保國家能夠有序地安全發展,保證人民安居樂業,實現共同富裕。“在實現國家總體安全觀和繁榮富強方面,廣大人民群眾既是受益的主體,也是參與的堅實力量,國家安全,匹夫有責。”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鄧建軍看來,國家安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全民中共同樹立“有國才有家、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識。
“國家安全的學科教育,要從總體的國家安全觀開始做起。除了國防安全,我們的經濟安全、科技安全一樣也是非常重要的。應讓全體國民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我們每一個國民都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一分子,我們都有使命和責任,在不同的國家安全領域做出貢獻。”鄧建軍說。
在成為一級學科后,“國家安全學”應如何開展學科教育?
在4月13日上午清華大學召開的“總體國家安全觀與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研討會”上,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強調了新時期推進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落實和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重要意義。
洪大用指出,要充分認識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緊迫性,深刻把握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特殊性,認真研究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操作性,并在學科建設中注重思想先行、特色先行、隊伍先行、研究先行,優先培養高層次人才。
那么,高校應當如何培養高層次的國家安全人才呢?
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與綜合減災司司長陳勝表示,“如今,各類風險是相互交織、疊加的,國內國際也會存在著諸多的變化,面臨著很多新的挑戰”。
因此,陳勝認為,應當培養胸懷天下、文理兼修的高層次國家安全人才。“針對應急管理和國家安全,我覺得更迫切的是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實戰型人才,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創新性人才,綜合性與專業性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
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副主任、原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表示,高校應瞄準國家和社會的重大稀缺,堅持底線思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此外,學校在培養人才上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做到對黨忠誠、竭誠為民。國家安全和應急管理工作是個綜合性、實戰性非常強的學科,應當堅持讓學生更好地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把各個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讓他們真正地成為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
高校還能夠在推進國家安全建設上發揮哪些功能呢?
4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和國際關系學院聯合舉行“關于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理論”高端研討會。與會專家表示,高校要發揮理論優勢與宏觀決策和社會需求相結合,實現咨政育人、協同創新的重要功能。
另外,黃其勵認為,高校應為國家安全建設帶來五個支撐。“一是支撐國家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二是支撐國家應對重大國際形勢變化,三是支撐國家抗御重大自然災害,四是支撐國家防控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五是支撐參與全球治理和國家其他緊急安全任務和要求”。
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認為,高校一方面要站在國家安全的高度立足國內、放眼世界,以全局性的戰略高度指導工作開展,站在國家應急管理的角度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任務落實落細落地,切實起到維護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安全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著眼于未來的安全,維護和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安全”,努力構建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核心思想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