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觀瀾之深圳篇:灣區速度的快與慢
四月的深圳灣公園繁花似錦,來這里漫步打卡的游人絡繹不絕;向后望去,后海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塔吊林立,高聳入云的現代建筑如春筍般拔地而起。這條沿海岸線綿延十余公里的綠化帶,把深圳隔離成兩個天地:一邊是悠閑舒適的慢生活,一邊是如火如荼的快節奏,形成鮮明對比,也體現著深圳這座城市的獨特氣質。
深圳灣公園與背后高樓林立的后海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人民日報記者 程龍攝
速度一直是深圳的代名詞。上個世紀80年代“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讓世界驚嘆。如今,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大核心引擎之一,深圳速度體現著灣區速度。在深圳采訪一位創業香港青年,說起速度,他向我們感嘆道,“在深圳,你如果想要設立公司,上午交材料,下午就拿證。這是吸引我們創業者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是灣區營商環境的速度;面積僅有3.89平方公里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新引擎,小地方大作為,孕育著大希望,這是灣區融合發展的速度;歷經30年發展,邁瑞醫療從零起步,成為中國最大、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以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在超過 30 個國家設有 39 家境外子公司,這是灣區創新創業的速度……
深圳快速發展的例子不勝枚舉。在深圳街頭采訪,隨時抬頭都能看見高立的塔吊,一座塔吊,講述的就是一個深圳快速發展故事。更讓人驚喜的是,越來越多的河湖綠地、主題公園也出現在了深圳的城市地圖上。深圳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深圳全市159個黑臭水體和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黑臭,310條河流水質全面提升;深圳的大大小小公園已有1400多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公園里的城市”。可以說,一片綠地,映照的就是一道深圳宜居宜游風景。
南頭古城成為許多人休閑的好去處。人民日報記者 程龍攝
采訪中,一個藏在城中村里的古城,更新了記者對深圳的印象。這座修舊如舊的南頭古城,坐落在繁華的深南大道旁,是明代東莞守御千戶所遺址,城門內外也仿佛是兩個世界:城外車水馬龍,一片現代繁華都市景象,城內保留著古城墻、古縣衙、古牌坊等遺址,街道兩旁是改建的廣府洋樓,網紅小店與百年老字號依次排開,極具嶺南特色,成為人們假日休閑的好去處。在這里,逛一逛“南頭1820”,回望深港地區歷史源頭,感受這座城市的人文情懷,別具一番情調。傳統印象中“臟亂差”的城中村,搖身一變成為“網紅打卡地”,釋放出新鮮活力,這背后體現的是城市更新改造的繡花功夫。
快節奏的深圳也有慢生活。“快節奏意味著更多機會,慢生活意味著品質宜居,這正是深圳吸引我的地方。”一位剛到深圳工作不久的香港青年如是說。同樣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需要快節奏,也離不開慢功夫。正是在這一快一慢之間,灣區才更有活力,更有魅力,也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