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觀瀾之珠海篇:感知“橫琴模式”的成功密碼
編者按:粵港澳大灣區,囊括珠三角9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以不到全國0.6%的面積,創造全國12%的GDP。大灣區,小故事,大未來。4月15日起,人民日報社派出多路記者,走進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實地采訪各地推進大灣區建設的生動案例,親身感知大灣區發展的澎湃春潮。
在珠海橫琴粵澳合作青年創業谷,“中銀-力圖-方氏(橫琴)聯營律師事務所”的名牌引起記者注意。人民日報記者 彭飛攝
在珠海橫琴粵澳合作青年創業谷采訪,走出電梯,“中銀-力圖-方氏(橫琴)聯營律師事務所”的名牌映入眼簾,我不由一愣,怎會有如此又長又怪的名稱?
原來,該律所由內地、澳門、香港三地律所合伙聯營設立,擁有4名內地律師、11名澳門律師、16名香港律師,可為客戶提供跨越不同法域的一站式法律服務,在全國都是首例,所以名稱中疊加了三地律所的商號。方寸之間,竟匯集三地優質法律資源,由此看,這名稱不僅不奇怪,反倒自然而然、順理成章了。
名稱的疊加只是表象,人才與智慧的結合,才是這家律所的精髓。“90后”澳門青年張思遠,畢業后到這家律所實習,準備在內地執業,每天往返于橫琴和澳門之間,單程花費1小時、3澳幣,感覺和在家門口上班沒什么兩樣。當問及個人情況,他總是靦腆一笑,但問及為何選擇到橫琴發展,卻又十分健談。他看重的,是大灣區蓬勃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小小一家律所,背后是三套法律體系的融合,是兩種社會制度的有機銜接,也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澳深度合作的一個生動樣本。由此打開的發展空間,讓越來越多港澳年輕人看到了廣闊的舞臺,看到了全新的希望。
“澳門所需,珠海所能,橫琴所向。”這是在橫琴采訪的路上,聽到最多的話。當地人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如今,港澳的建筑工程師,可以直接在橫琴新區為客戶提供服務,其執業資格得到充分認可;港澳青年在橫琴創業,利用網上平臺就能自助辦稅,“連一次都不用跑”;在橫琴的法院,甚至可以適用澳門的法律作出判決……這些看似只是“舉手之勞”的改變,實則凝聚著大量規則的調校、機制的改革、制度的創新,從而實現了澳門與橫琴乃至與整個大灣區的深度融合。我們常說,祖國是香港和澳門繁榮穩定的后盾和底氣所在。而只有親歷了生機勃勃的橫琴,才能明白這后盾有多堅實、這底氣有多強大。
4月15日,珠海橫琴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協助市民申報業務。人民日報記者 張武軍攝
2018年10月23日,創造了多項紀錄的港珠澳大橋開通,驚艷世界。如果說港珠澳大橋是內地與港澳實現“硬聯通”的一個重要標志,那么在今天的橫琴,我們看到內地與港澳的“軟聯通”已經上到了又一個新的臺階。傳說中的“橫琴模式”“橫琴奇跡”,絕不只是劃一塊區域、修幾條道路、建幾個園區這樣簡單,而是一場真正的體制機制上的變革,是一次發展理念的顛覆式創新。
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國際上沒有先例。沒有先例就意味著,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進程中,我們不可能跟隨誰,而必須作勇敢的先行者、拓荒者。從蕉林綠野、農莊寥落,到廣聚英才、生機無限,珠海橫琴的創新實踐,正是大灣區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不斷向前的一個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