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復興 鄉村必振興】貴州化屋村:非遺+扶貧 振興鄉村旅游文化
央廣網畢節3月31日消息(記者 李威)3月的化屋村,百花盛開,春意正濃。扶貧車間內,蠟染傳承人彭藝和其他蠟染師正忙著作蠟畫、調配染料,制作蠟染作品。
化屋村位于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的深山里,過去叫“化屋基”,意為“懸崖下的村寨”。
這里山勢雄奇、水域寬廣,烏江主要支流三岔河、六沖河在此交匯,孕育出“烏江源百里畫廊”。
雖坐落于美景之中,化屋村卻曾因群山阻隔而陷入深度貧困。近年來,化屋村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同時,大力發展苗繡、種植、旅游等產業,村里實現舊貌換新顏。
彭藝所在的扶貧車間,就是化屋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一家苗族刺繡服裝加工廠,主要生產苗族服飾及手工藝品。
化屋村是一個苗族村寨,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苗繡、蠟染等已成為村里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
彭藝說,她從小深受苗族文化熏陶,非常喜愛苗族服飾和傳統制作技藝。為傳承和弘揚好蠟染與刺繡,彭藝于2014年考取了貴州民族大學民族民間美術專業碩士研究生,開始系統學習蠟染。
2018年畢業后,彭藝回村從事蠟染事業,憑借自己獨特的蠟畫創作靈感以及長期研制出的彩色植物蠟染工藝,加工出的苗族服飾和工藝品暢銷省內外。
彭藝還充分利用所學知識,設計創作高端蠟畫,加工精美蠟染苗族服飾及“跨界融合”制品,持續做大做強村里的蠟染文化產業,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