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也有年輕人用武之地
人的流動是社會活力的重要源泉。如何對待勞動力和人才、如何看待人才流動,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國家和社會未來的發展潛力。“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促進資源要素順暢流動”,“有效提升勞動者技能,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形成人力資本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良性循環。”這將有利于勞動力和人才的社會性流動,更好地促進勞動力需求與供給之間的匹配。
人是生產力的關鍵。人口流動特別是人才流動,往往伴隨著技術、資金、信息等多方面要素的流動,其中蘊含著充沛的發展動力。高素質、高技能的勞動力能夠為流入地的經濟發展帶來新活力。而經濟發展之后,會有益于培養更高素質、更高技能的勞動力,這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把勞動力要素流動同人力資本提升、產業轉型升級有機結合起來,有助于優化生產力布局。
最近幾年,一些大學生畢業后不再留在大城市漂泊,而是到中小城市發展。這是年輕勞動力流動的一個新動向,有利于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倒逼城市在公共服務供給、營商環境改善、人才宜居宜業等方面做些文章。
大學生是中國寶貴的人力資源,他們本應從事與其智力能力、專業特長基本相符合的工作。但由于大城市極其激烈的就業競爭,學歷也在貶值,一些本科畢業生從事的是技術性不強的勞動,一些學術型研究生并沒有從事學術研究工作。這是經濟壓力下的社會化選擇,本無可厚非,但從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來說,未嘗不是一種浪費。
大城市人才過剩,而中小城市人才緊缺。“發展差距”導致“人才鴻溝”,“人才鴻溝”反過來進一步加劇“發展差距”,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城市的發展終究要靠人才。大學畢業生主動選擇到中小城市發展,可以把智力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也有助于彌合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間的“人才鴻溝”。
此外,當越來越多的年輕勞動力選擇到中小城市發展時,大城市人口凈流入相對減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緩解房價上漲的壓力,更好地落實“房住不炒”政策。
回顧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沒有城鄉之間的閘門大開,就不會有幾億人流轉逐夢;沒有人才的輾轉不息,就難言美好生活的臨近。無論是那些年甘于擠車廂、爬車窗的人,還是今天遠赴他鄉、漂泊打拼的人,都在流動中實現了個人價值、創造了社會財富。今天,年輕勞動力有了更多選擇,“非北上廣深不去”的想法已悄然改變,這是件好事,對人才本身來說,實現了更優的人力資源配置,對經濟社會發展來說,有助于繼續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推動實現區域平衡。
促進勞動力要素暢通流動,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近些年,各城市間的“人才大戰”接連上演,很多二三線城市相繼出臺優惠政策,對人才的“拉力”越來越大。這當然是對的,但人才不僅要引進來、留得住,還要用得好。要鼓勵、支持、引導人才在創新創業、科技研發中發揮作用,創造更多社會價值,從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喬瑞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