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全國之力推動鄉村振興
隨著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三農”工作的重心也實現歷史性轉移,從脫貧攻堅轉移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來。站在新起點上,鄉村振興波瀾壯闊的畫卷該如何繪就?
連日來,代表委員們表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舉全國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國糧食生產已經連續17連豐,最近6年全國總產量一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在我們這么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也是農業農村工作的永恒主題。”在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
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擴散、全球糧食減產或供應鏈斷裂的風險依然存在的背景下,仍要努力實現高質量保供,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
“在確保產量的基礎上,要著重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動產能穩步提升,確保需要的時候產得出、供得上。特別是要抓住種子和耕地這兩個要害,持續推進種業創新自立,保護好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說。
糧豬安天下。豬產業占畜禽養殖總產值的一半以上,是中國最大的農業產業之一,但目前還存在周期波動大、育種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總體上看,我國農業用種安全是有保障的,風險也是可控的,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達到75%。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不少短板、弱項。正如芯片對手機的重要性一樣,‘豬芯片’就是當前豬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我們既要立足當前,也要著眼長遠,加大投入,建立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產學研育繁推融合發展的商業化育種體系。”
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奇跡真的發生了!”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韋震玲激動地講述著毛南族人民的脫貧故事。昔日那個偏僻閉塞的小村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家里家外,燈火明亮,果園飄香。這是小村寨擺脫千百年絕對貧困的生動寫照,也是我國偉大脫貧攻堅戰的一個縮影。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三農”工作重心將歷史性地從集中力量脫貧攻堅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來。
在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看來,發展數字農業、促進農業智慧化與現代化,是鞏固脫貧成果、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我們應該引導互聯網科技與智慧農業‘同頻共振’,加快推動農業生產數字化。還應該大力吸引和培育信息時代‘新農人’,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振興產業,重點是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原黨委書記、原董事長解學智說,目前鄉村產業發展存在著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等問題,供應鏈金融是一種有效解決方案。他建議,未來應加強供應鏈金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靖江市新橋鎮德勝中心村黨委書記楊恒俊介紹,截至2020年底,泰州靖江市農產品注冊商標數累計1116件,打造了一批叫得響的品牌,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全國政協委員、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也認為,要想保持鄉村經濟發展的旺盛活力,需加強農業品牌建設,以此來做大做強鄉村產業,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要立足長效機制,繼續加強黨的領導和政府主導,凝聚社會力量,形成產業支撐,才能防止返貧致貧,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啟陽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麒說。
因地制宜抓好鄉村建設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持續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目前,農村基礎設施很多只是到了行政村,村以下到戶還有很多‘堵點’。短板、弱項主要在這塊兒。”唐仁健坦言。
“鄉村建設要合理確定村莊布局分類,避免‘千村一面’。要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工商聯副主席韓文林說,“青海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多樣且富有內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
快遞物流已經成為廣大農民離不開的基礎服務,農村寄遞網絡已基本覆蓋縣鄉兩級,短板在村一級。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普遍服務司司長馬旭林表示,“十四五”期間,郵政系統將全面推動村級綜合站建設,打造世界前列的農村寄遞網絡,為農產品出村提供精準有效的“最初一公里”服務。
“如何吸引更多農民參與鄉村建設也很重要。”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趙立欣認為,隨著智能手機等數字化終端設備在鄉村大范圍普及和使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村民自治方式,有助于讓農民參與到鄉村建設中去。要在鄉村治理中更多引入數字技術,構建數字黨建、組織動員、人口管理等鄉村治理“應用矩陣”,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在鄉村建設中,文化建設必不可少。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民進中央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雷鳴強表示,鄉規民約在新時代鄉村振興中煥發出了新的生機活力。他建議,進一步完善鄉規民約的組織領導、價值標準、內容規范和獎懲體系,助力提升鄉風文明建設與鄉村治理能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徐胥、姚進、常理、李苑、李景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