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項指標全完成 2020年政府工作對賬單釋放哪些信號?
17項指標全部完成
2020年政府工作“對賬單”釋放哪些信號
2020年政府工作“對賬單”來了,17項量化指標任務全部完成。這些指標包括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城鎮新增就業900萬、城鎮調查失業率6%,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等。
其中,2020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31.8%,明顯高于預期。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中國政府頂住重重壓力,高質量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就業目標超額完成
就業形勢明顯好于預期,得益于我國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
今年1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在人社部2020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說,過去的一年,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頂壓前行,以空前力度應對空前沖擊,全力以赴穩就業保就業。
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是就業的重點群體。人社部數據顯示,去年年底,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在90%以上,農民工總量恢復至上年的98.2%。貧困勞動力務工規模達到3243萬人,比上年增加了10%。
與此同時,城鎮調查失業率和登記失業率都在預期目標之下。2020年年均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6%,低于6%左右的目標;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4%,也低于5.5%左右的目標。
此前,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2020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表示,這說明去年把穩就業、保就業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各級政府、各市場主體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經濟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改善民生,就業是民生之本。放眼全世界,2020年有很多企業倒閉破產,也有很多人面臨失業。我國就業取得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因為我國把改善民生放在第一位。
可以看到,很多企業“春招”“秋招”的人數不降反升,特別是在線教育、直播帶貨等數字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許多新職業新崗位。
去年,人社部發布了一批新職業,其中包括直播帶貨師、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城市管理網格員、信息安全測試員等。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進一步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持續加強。2020年,全國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700.5萬人次、以工代訓2209.6萬人,全國高職院校共擴招157.44萬人,均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
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作為就業的“蓄水池”,企業“活”了,就業的池子才能做大。為此,我國打出了一套減負、紓困、降低成本的政策組合拳。
用“真金白銀”為企業“松綁”。2020年,我國繼續執行2019年出臺的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政策,新增減稅降費約為5000億元。全年累計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疫情之下,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資金困境,為了解決其“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于40%。截至去年12月底,5家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03萬億元,同比增長54.8%;同時,還持續為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截至去年12月底,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較2019年分別下降31.7%和18.6%,完成了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降低15%的目標。
減負后的企業更有活力,釋放出了更多就業崗位。去年年初,面對疫情沖擊,一些企業的訂單大幅下滑,曾有企業負責人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前兩季度的訂單幾乎都沒了”。
但隨著疫情緩解及企業復工復產的推進,情況出現了變化。到去年年底時,一些企業因為訂單太多,多次招工招聘。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分析認為,去年中國經濟的就業指標恢復得好,主要得益于疫情中經濟快速恢復,尤其是在下半年,許多企業的出口訂單在增加,吸納了相當多的就業。但她也提醒,隨著其他國家加快復工復產,以及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發力,今年出口型企業要注意外部需求會出現較大變化。
穩住了物價 兜住了民生底線
“民生大于天,是最重要的領域。”寧吉喆表示,過去一年,民生的保障是有力有效的,突出表現在3個比較重要的方面:一是就業擴大,二是物價總體穩定,三是收入繼續增長。
就業大盤的穩定讓老百姓有了穩定收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這一年,物價也經受住了大考。去年1月和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幅超5%。通過擴大生產、增加供給力度、設置綠色運輸通道等多種方式穩定物價。2020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漲2.5%,低于3.5%左右的預期目標,兜住了民生底線。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落實情況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經濟在極不平凡之年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就。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王林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