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國命運的偉大決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億萬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紀實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題:改變中國命運的偉大決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億萬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紀實
新華社記者
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永恒豐碑——
千百年來肆虐的絕對貧困,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
這是人類發展進程中的偉大傳奇——
8年,近1億人脫貧,世界上再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做到。
戰地黃花分外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億萬人民,以“一個都不能少”的錚錚誓言,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鐵血壯志,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歷史性跨越,開啟了向著更高目標進發的新征程。
高瞻遠矚的戰略擘畫——脫貧攻堅偉大決戰中,習近平總書記以寬廣歷史視野和深厚人民情懷,勇擔使命,掌舵領航,掛帥出征
貴州黔西縣化屋村,大山深處春意濃。
這座苗族村寨群山阻隔、險流環繞,貧困發生率曾高達63.6%,近年來通過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和旅游業,實現貧困人口清零。
這是2021年2月20日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拍攝的化屋村麻窩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這里考察脫貧后的情況。
村民趙玉學一家4年前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住進二層小樓。趙玉學告訴總書記,現在夫妻二人在外地打工,一年收入4萬多元,3個孩子的學費和食宿費全免。總書記笑著說:“祝你們今后的日子過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一句祝福,滿是牽掛,飽含希望。
在泱泱大國領航者心中,“人民”二字的分量永遠最重。習近平總書記曾坦露心跡:“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
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扶貧始終是習近平同志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花的精力最多。
基層工作期間,在陜北梁家河,他最大心愿是讓鄉親們飽餐一頓肉;在河北正定,他甘冒風險也要摘掉“高產窮縣”帽子;在福建寧德,他探索“弱鳥先飛”的脫貧路。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同中外記者見面時擲地有聲地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這是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2019年8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趙鴻宇 攝
一個多月后,習近平總書記的身影出現在太行山深處。
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是當地有名的特困村,608口人中428人屬貧困人口,這里的貧困狀況令習近平總書記非常揪心。
總書記在考察中說:“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支持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幫助他們排憂解難,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也是黨和政府的重大職責!
擺脫貧困,這是為人民謀幸福的職責使命——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涼山。在三河村,總書記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圍坐在村民節列俄阿木家的火塘邊,敞開心扉交流。
節列俄阿木的女兒熱烈日作,剛從成都一所職校畢業。說起自己的讀書經歷,她幾度哽咽。她說,村里的小孩以前沒書讀,“如果不是黨的關懷,我和弟弟也沒法上學念書,更不用說去成都讀書了”。
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家說,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以為民族求解放、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讓人民群眾脫貧致富是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共產黨給老百姓的承諾,一定要兌現!”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
為了這個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不停歇的腳步丈量著貧困角落,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考察調研了20多個貧困村,訪貧問苦的每個細節都融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使命情懷。
為了這個承諾,脫貧攻堅的每個重要節點和重大關頭,總書記都親自掛帥、親自出征、親自督戰,召開7次脫貧攻堅座談會,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每年在全國兩會同代表委員共商脫貧攻堅大計。
打贏脫貧攻堅戰!一個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為了億萬人民的幸福,向著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發起總攻。
初心決定使命,歷史昭示方向。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將精準脫貧列為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三大攻堅戰之一。
當年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全面小康目標能否如期實現,關鍵取決于脫貧攻堅戰能否打贏!
云南貢山縣獨龍江鄉龍元村“致富能手”和曉永在鄉里賣羊肚菌(2019年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一諾千金,彰顯對歷史負責的勇氣擔當——
獨龍族,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貢山縣獨龍江鄉,曾世代貧窮。
41歲的龍元村村民和曉永年少時跑過馬幫。1999年鄉里修通簡易公路,他買來拖拉機跑運輸。2014年,獨龍江公路高黎貢山隧道貫通,吸引來游客,和曉永轉行做起民宿生意。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昆明會見獨龍族群眾代表時強調,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給獨龍江鄉群眾回信,祝賀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
如今,我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已全部整族脫貧,實現千年跨越。
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高度,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進坐標中,全面小康是“關鍵一步”,消除絕對貧困則是邁好“關鍵一步”的“關鍵一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能到時候,宣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可還有那么多群眾生活在貧困線下!
面對農村貧困人口這一最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明確了底線任務: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如期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實現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這場偉大事業注定充滿艱難險阻。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全社會發出號令。
云南省鎮雄縣以古鎮巖洞腳村幼兒園的孩子在操場上玩耍(2020年1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決戰決勝,需要超常規力度的決策部署——
56萬!這是我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縣,云南省鎮雄縣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總數。
85年前,紅軍在這里打響烏蒙山回旋戰,徹底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走向勝途。
今天,鎮雄干部群眾堅守脫貧攻堅戰場,2300多名干部駐村作戰督戰,超過1萬名干部開展結對幫扶,中央和云南省累計投入項目資金317億元,最終取得反貧困的勝利。
非常目標,必有非常舉措。聚焦革命老區,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攻克深度貧困,實施掛牌督戰……脫貧攻堅每到關鍵時刻、遇到關鍵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都及時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確要求。
這是舉全國之力展開的一場國家行動:
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東部9個省、14個市結對幫扶中西部14個省區市,全國支援西藏和新疆,東部343個經濟較發達縣市區與中西部573個貧困縣開展攜手奔小康行動;
開展定點扶貧,307家中央單位定點幫扶592個貧困縣,軍隊定點幫扶4100個貧困村;
進行社會動員,12.3萬家民營企業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幫扶7.28萬個貧困村;
2012年到2020年,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投入1.6萬億元,扶貧再貸款累計發放6688億元。
“這在世界上只有我們黨和國家能夠做到,充分彰顯了我們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绷暯娇倳浿赋。
科學精準的行動方略——彰顯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走出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之路
十八洞村,中國脫貧攻堅“地標”。
2013年11月3日,正在湖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
“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種什么、養什么、從哪里增收想明白,幫助鄉親們尋找脫貧致富的好路子!闭窃谶@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精準扶貧”概念。
施林嬌(右一)在十八洞村學習苗繡(2020年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按照總書記要求,十八洞村著力打造“旅游+”產業體系,成立農旅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苗繡、黃桃等民族工藝和特色產業,實現“抱團”發展,帶來規模效應,實現整村脫貧。
村支書施金通說:“精準扶貧激發出家鄉的發展潛能,我們對未來信心更足,干勁更大。”
我國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差異性大,致貧原因復雜,確保每一個建檔立卡戶實現脫貧,扶貧措施必須有針對性,不能“手榴彈炸跳蚤”。
從做到“六個精準”到實施“五個一批”,再到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扶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創造性地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推動了扶貧減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強調訪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對致貧原因“把脈問診”,找準“窮根”,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主義;
強調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區別不同情況,運用“靶向治療”,拔除“窮根”,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強調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將扶貧與扶智、扶志緊密結合,體現了外因與內因的辯證關系;
強調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構建大扶貧格局,系統治貧,合力攻堅,展現了系統思維和整體思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開發推進到今天這樣的程度,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
實現精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最有力支撐。
2021年伊始,講述福建對口幫扶寧夏故事的電視劇《山海情》叫好又叫座,掀起一股追劇熱。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是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部署推動的重要戰略決策。
1997年在寧夏扶貧時,習近平同志幫助實施了西海固山區移民,把移民村莊命名為“閩寧村”。
農民在寧夏閩寧鎮雙孢菇栽培示范基地采摘蘑菇(2020年3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如今,閩寧村已升級為閩寧鎮。第一任村支書謝興昌說:“當年福建專家教大家種菇,現在蘑菇是鎮里一大特色產業,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利器!
20多年間,11批183名福建掛職干部一任接著一任干,2000余名支教支醫支農工作隊員凝心聚力,和寧夏干部群眾一道久久為功,戰勝貧窮。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故地,走進閩寧鎮原隆村,感慨地說:“閩寧合作探索出了一條康莊大道,這個寶貴經驗可以向全國推廣,做一個示范,實現共同富裕!
這是2020年11月5日拍攝的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大制度優勢。
從科學制定總體規劃到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從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到上下聯動、統一協調,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在實踐中全面建立。
這一制度體系中,根本是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
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這次會議被稱為“史上最高規格”的扶貧工作會。
會議期間,中西部22個省區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在印有黨徽的深紅色脫貧攻堅責任書上簽下名字。
“這就是你們給中央立下的軍令狀!绷暯娇倳浾f。
軍令如山,死而無悔。
2016年2月26日,貴州省晴隆縣脫貧攻堅千名干部包保幫扶誓師大會上,全縣各級干部高舉右拳,莊嚴宣誓:“脫貧攻堅,我是黨員,向我看齊!”
此時,站在主席臺上領誓的縣委書記姜仕坤已經走到生命的極限。
一個半月后,這位曾誓言“只要還有一個晴隆人沒有脫貧,我這個縣委書記就不能休息”的共產黨員,燃盡了生命之火。
姜仕坤(左)在貴州晴隆縣長流鄉與村民交流(資料照片)。2016年4月12日,貴州黔西南州晴隆縣委書記姜仕坤倒在了脫貧攻堅的路上。新華社發
這是一場硬仗,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
在一處處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生于斯長于斯的老支書、老黨員初心不改、砥柱中流,300多萬名馳援的第一書記、幫扶干部盡銳出戰、不勝不歸,思念故土的農民工黨員、“能人”黨員響應號召、返鄉“參戰”……
“這都是我們新時代的英雄。”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扶貧干部作出高度評價。
這一制度體系中,多渠道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體系發揮突出作用。
從北京出發,乘飛機抵達重慶,再轉火車、換汽車,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一路奔波來到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華溪村。
這是2020年4月拍攝的位于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華溪村的中益鄉小學全貌。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華溪村祖祖輩輩在山腳下的“巴掌田”耕作,建檔立卡貧困戶85戶、302人,當時還有8戶、19人沒有脫貧。
“這次我專程來看望鄉親們,就是想實地了解‘兩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還有哪些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笑著補充了一句,“這次到重慶來,就抽查你們一個點。”
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直接關系攻堅戰質量。
第二天召開的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總的看,“兩不愁”基本解決了,“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緊抓問題不放,從開展省際間交叉考核到第三方評估,再到扶貧資金績效評價,嚴與實貫徹脫貧攻堅全過程。
“以對黨、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扎扎實實做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這是2021年2月9日拍攝的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鎮北莊村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
1943年6月,西北戰地服務團來到河北平山縣參加革命斗爭,文藝工作者在北莊村創作了歌劇和同名歌曲《團結就是力量》,并在該村進行了首演。
2021年初,北莊村全體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在這首歌曲激勵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情況,表達了繼續團結帶領群眾搞好鄉村振興、過上更好生活的決心。
2月7日,總書記在回信中希望他們堅決響應黨中央號召,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把鄉親們更好團結起來、凝聚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凝聚團結的力量,無往而不勝。
面向民族復興的光明未來——千年夢想終成現實,百年奮斗碩果累累,踏上新征程的前進步伐更加激越鏗鏘
花茂村人笑了。
2015年6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貴州遵義花茂村考察,在村民王治強家中同鄉親們交談。大家高興地訴說黨的富民政策好,日子越過越開心。總書記說:“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
貴州省遵義市楓香鎮花茂村的一名村民在村子里勞動(2020年4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如今走進王治強經營的農家樂,一眼就會看到院門口的笑臉墻,上面掛滿村民露出笑臉的照片。
笑臉背后,蘊藏著脫胎換骨的蝶變。
烏蒙山區、武陵山區、滇黔桂石漠化綜合治理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貴州處于中國貧困核心區,貧困縣達到66個,2012年貧困發生率高達26.8%。脫貧主戰場也是經濟低洼地,這里經濟發展長期處于落后地位。
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2020年11月,貴州省政府宣布,全省貧困縣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徹底撕掉貧窮標簽。
脫貧攻堅激發出強大內生動力。近年來,貴州以大數據等特色產業培植后發優勢,奮力趕超,闖出發展新路。2020年,貴州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4.5%,經濟增速連續10年位居全國前列。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懸崖村”——阿土列爾村高山區的31戶貧困戶搬遷至位于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的新家(2020年5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走下鋼梯,走上樓梯,他們的居住條件實現歷史性改變。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脫貧攻堅是啃硬骨頭的決戰,更帶來深刻的社會變革。
這是改變中國發展面貌的深刻變革——
曾讓習近平總書記感到揪心的四川涼山“懸崖村”村民終于走下2000多級鋼梯,徹底翻越了“貧困大山”。
云南怒江、瀾滄江上36座溜索改為橋梁,當地人“過江靠溜索”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游客們在體驗云南省巧家縣茂租鎮鸚哥村村民蔣世學操作的溜索過江(2020年8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寧夏固原市黃河水調蓄工程建成通水,曾經“苦瘠甲于天下”的西海固地區逐步告別水資源短缺。
一個個跨越,滄海桑田。
從華北平原到西南邊陲,從大別山區到秦巴腹地,從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過去的貧困縣、貧困村房子新了,出行便了,環境美了,人氣旺了。
8年來,貧困地區基本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目前,全國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建有衛生室,10.8萬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改善,960多萬貧困人口通過易地搬遷走出困境,用電難、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8年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十三五”時期,貧困地區生產總值保持較快增長,特色產業、鄉村旅游蓬勃發展,更多綠水青山成為真正的金山銀山;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元,年均增幅29.2%。
2020年5月11日,農民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西坪鎮唐家堡村邊的黃花菜地里除草。新華社發(柴婷 攝)
這是提振億萬群眾精氣神的深刻變革——
山西大同市云州區坊城新村是易地搬遷村,2018年入住以來,依靠發展黃花特色產業等實現全部脫貧。
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此考察,走進村民白高山家。
白高山的兒子白利軍告訴總書記,搬到新村后,他在政府資助下上了職業培訓學校,當起了電焊工,去年收入4萬多元。
“現在外村姑娘都愿意往這嫁了吧?”總書記笑著問。
“可不是!如今生活好了,人家也愿意來了。兒子原來一直打光棍,去年找到了媳婦,今年我們老兩口抱上了孫子!卑赘呱叫Φ煤喜粩n嘴。
望著幸福的一家人,總書記問:“你們往后還有什么打算?”
“就是希望日子越過越好!卑赘呱秸f。
“一定會越過越好!更好日子還在后頭呢!”總書記的話引來滿屋歡笑聲。
笑聲里浸透著敢于向貧困說不的勇氣、靠奮斗改變命運的執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致富貴在立志,只要有志氣、有信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8年來,扶智與扶志點燃了貧困家庭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激發起貧困村的現代觀念、市場意識,貧困群眾的主動性得以調動、創造活力得以釋放,呈現意氣風發的嶄新面貌。
在四川省昭覺縣三河村的易地扶貧安置點,彝族群眾馬海日聰喜搬新居(2019年2月11日攝)。2019年2月11日,位于大涼山腹地的四川省昭覺縣三河村首批29戶、168人告別居住多年的土坯房,搬入易地扶貧安置點的新家。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這是書寫新的民族精神的深刻變革——
2018年2月12日,四川成都。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講話時提到一封來信。
這是中鐵隧道局集團參加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建設的20多名青年黨員寫來的。信中說,50多年前,他們很多人的父親、爺爺參與了成昆鐵路難度最大的沙木拉打隧道建設,把天塹變成了通途。今天他們接過前輩的旗幟,承擔了新成昆鐵路全線最長、難度最高的小相嶺隧道建設重任,立志使鐵路早日成為沿線人民脫貧致富的“加速器”。
習近平總書記說:“他們的來信讓我感受到青年一代對祖國和人民的擔當和忠誠,讀了很欣慰!
立下愚公移山志,澆開民族精神之花。這是勇于擔當、敢于攻堅的不懈奮斗精神,是眾志成城、上下一心的團結互助精神,是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的堅韌不拔精神。
歲月終將流逝,但精神燭照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發出豪邁宣言:“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來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中國的減貧方略和偉大成就,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璀璨華章,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寶貴財富。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2017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訪老撾時,與時任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本揚曾有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
本揚說,老撾農業自然稟賦較好,但受困于資金和技術。
習近平總書記說,農業領域可以成為雙方合作的重點領域,中國不僅可以幫助老撾發揮自然優勢,還可以幫助老撾農民脫貧致富。
此后兩年,本揚先后到訪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福建寧德下岐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走過的足跡,感受精準扶貧的中國實踐!爸袊久撠毠缘某晒涷炇謱氋F,我們要把中國同志的好做法帶回老撾去!北緭P說。
習近平總書記向國際社會表示,中國愿同各方一道,為推進世界減貧事業發展、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定的減貧目標作出努力。
2019年8月22日,福建省福安市下岐村小朋友在下岐漁民廣場前玩耍。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面向未來,風光無限。
初春時節的駱駝灣村,陽光正好,75歲的村民唐宗秀常拉著老伴兒陳德印坐在院子里曬太陽。
兩年前,一輩子和莊稼地打交道的老兩口在村里的民宿成了“上班族”!拔沂潜崋T,他負責垃圾清運,活兒不累,掙的錢也不少。”唐宗秀說。
最讓她高興的是,過去在外打工的三閨女回來了,就在村里上班。
村支部書記顧瑞利說:“總書記來駱駝灣時說‘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囑托,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繼續奮斗!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需要全黨高度重視的一個關系大局的重大問題!
從“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到“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沖鋒號角再次吹響。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歷經苦難輝煌的中華民族,書寫壯麗篇章的中國人民,必將在前進道路上創造新的更大奇跡!(記者陳二厚、趙超、董峻、侯雪靜、于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