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總書記學歷史:脫貧,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赴貴州考察調研并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當天下午,總書記走進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化屋村看望鄉親們。從曾經的深度貧困村,到整村脫貧走上致富路,化屋村之變,折射了少數民族擺脫貧困之路。
△點擊收聽本期《鑒往知來》音頻版
少數民族擺脫貧困,中國共產黨使命所系
反貧困是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
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牽掛著少數民族這個特殊群體。由于歷史、自然環境等方面的原因,少數民族地區往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2017年6月,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列舉了當時的一個數據:全國334個深度貧困縣中,有少數民族縣113個。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展開大規模扶貧開發行動,針對少數民族等特定人群組織實施發展規劃。
讓少數民族擺脫貧困,鮮明體現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新中國民族工作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堅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不斷滿足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脫貧攻堅工作做好了,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就有了堅實基礎。
△2020年5月,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這是2017年11月18日,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群眾載歌載舞,喜迎30年縣慶。
讓少數民族擺脫貧困,鮮明體現了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打好脫貧攻堅戰,民族地區是主戰場。2018年,總書記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看望慰問時強調:“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
新中國成立后,獨龍族、基諾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從原始社會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一步跨越千年。如今,這些“直過民族”整族脫貧,同步邁入小康,實現了第二次跨越。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云南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干部群眾代表時說,獨龍族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滄桑巨變,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總書記始終牽掛民族地區脫貧問題
福建省寧德市赤溪村是一個畬族村,也被稱為“中國扶貧第一村”。這個曾經的特困村,多年來在習近平親自關心和指導下擺脫了貧困。2015年1月,總書記在一份反映該村扶貧工作的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強調脫貧攻堅要“艱苦奮斗、頑強拼搏、滴水穿石、久久為功”。
△這是赤溪村村民自發樹立起的刻有“中國扶貧第一村”的石碑。
滴水穿石,弱鳥先飛,赤溪村正是少數民族地區扶貧歷程的縮影。
最近,電視劇《山海情》熱播,講述的是閩寧鎮的故事。1997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調研的習近平,推動實施了一項重大工程“吊莊移民”,并為移民村莊命名為“閩寧村”,此后升級為“閩寧鎮”。2016年7月,習近平來到閩寧鎮回族移民群眾海國寶家中看望。他說,看到這里的移民新村建設得很規整、很漂亮,大家擺脫了過去的貧困日子,我打心眼里感到高興。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是一個苗族村。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理念。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十八洞村發展苗族文化旅游、農家樂、獼猴桃等產業。2017年,十八洞村脫貧摘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每年春節前夕都深入基層看望慰問基層群眾。從甘肅臨夏的東鄉族村落到內蒙古的牧民蒙古包,從四川涼山的彝族村到云南騰沖的佤族村,再到這次到訪的貴州黔西苗族村,總書記的殷殷關懷,溫暖著各族人民的心田。
△2021年2月3日,貴州黔西縣化屋村,村民身著苗族服飾歡迎總書記的到來。(總臺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說,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
2020年6月,總書記來到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花園社區考察。這個社區常住居民13000多人,其中近一半是少數民族群眾。在社區廣場上,習近平同居民們親切交流。他說,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脫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少,我們都是攜手并進。這體現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也體現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經過8年持續奮斗,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取得歷史性成就。其中,民族地區累計減貧超過2500多萬人。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說,我們還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腳踏實地加油干,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
△湖南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考察時提出“精準扶貧”的理念。
脫貧奔小康,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實現現代化,走向共同富裕,同樣是一個民族也不能少。這承載著百年大黨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