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親人過好年 就地過年才放心
家鄉親人過好年 就地過年才放心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
這是每個中國人最關注的節日,盡管還在兢兢業業打卡“搬磚”,但大家聊天必會增添一句“你今年過年回家嗎”。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通知要求,合理有序引導群眾就地過年,疫情高風險地區群眾均應就地過年,中風險地區群眾原則上就地過年,低風險地區倡導群眾就地過年。
身邊同事響應號召,基本沒人回家。家人呈現兩種狀態,要么極力勸說一年未見的子女回來,要么怕流動風險而讓孩子就地蹲守。
可以預見,回家過年的人數勢必減少。春運首日,北京多個火車站不再像往年那樣熙熙攘攘,北京西站客流量較去年同期減少近九成。民航業一份調查則預測,今年航空出行返鄉旅客預計將減少600萬人次,超八成計劃返鄉旅客有取消行程的可能。根據調查,不回家的理由形形色色,其中“公司不允許返鄉過年”“回家后隔離政策過于繁瑣”占據七成。
許多年輕人要經歷第一次獨自在外過年。“不會做飯,一個人在出租屋如何吃上一頓熱騰騰的年夜飯”成為問答社區的熱門問題。外賣軟件上“年夜飯”的搜索量大漲。商家推出各式套餐,還有單人豪華年夜飯,不用加什么調料,開袋即食或簡單加熱,小白也能成大廚。
某電商平臺上,健身器材、萌寵服飾、電子書閱讀器及紙質圖書成為90后消費者最喜愛的“就地過年三件套”。不回家,沒有了媽媽變著花樣的定制大餐,也沒有親友的聚會飯局,想來該打破“每逢佳節胖三斤”的魔咒,許多人悄悄購買健身器材,為瘦身過年做準備。
無法返鄉的年輕人今年也不必再把寵物寄養了,給它們紅紅火火地打扮起來,小時候過年盼著給自己買新衣服,現在是給貓狗穿戴才能顯出年味兒。至于買書那是新年的朝圣之旅,以往帶回老家的書從沒翻開過,但愿今年獨處時能多些閱讀的心境。
有人說不回家過年也挺好的,起碼不用面對親戚的奪命追問,“現在做什么工作啊”“男朋友談了沒”“年終獎拿了多少呀”。但不能回家,還是讓人心情復雜。沒有媽媽拎著你起床大掃除,沒有跟爸爸一起貼對聯,沒有除夕晚上熱乎乎的餃子,總覺得這年失去了滋味。連紅包都只能發微信了,不再有一推一拉的儀式感。
前幾天,“年輕人就地過年的儀式感”上了熱搜,有人說儀式感是“除夕點一堆外賣,接下來每天吃剩菜”;有人說是“除夕在公司一起加班守歲”“大年初一去領導家拜年,進門先磕頭”;有人說是“買點年貨給親戚拜年,順便給表弟寄一套黃岡密卷”。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網友說,過年一定要把電視開得很大聲,家里所有的燈都打開,而且要開那種暖黃的燈。寒夜里房間發出的暖光是“家”的完美具象,那里有熱騰騰的桌子、大容量的汽水和家人的紅色毛衣。吃了整整一年外賣的我們,只能在夢里想念媽媽的味道了。
社會學家嚴飛在《穿透: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中寫道,現在的年輕人開始回歸家庭。“一些年輕人在大城市難以感覺到工作的價值,和同事之間的關系也不像好朋友一樣緊密。當眼前的燈火輝煌沒有人可以分享,孤獨感慢慢涌出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想回到故鄉、回到家里、回到父母身邊。”
春節之所以珍貴,是因為跟“家”相連。對于一年在外的進城務工人員來說,過年是彌補長期缺席的愧疚感的少有機會,今年很多人出于善意選擇不回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里的老人孩子。
近日,民政部下發了《關于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重點關注空巢老人和兒童,要求各地民政部門對本地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情況進行排查,為受疫情影響的困難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在內的各種服務,倡導就地過年外出務工人員采取電話、網絡視頻等方式,加強與在家的老人和孩子溝通聯絡。
家鄉的親人過好年,就地過年的年輕人才放心。這幾天,快遞成山,老家親人正用食物填補異鄉人缺失的儀式感——老家寄來的香腸、奶奶做的豬蹄,四川和湖南的同學嘗到了家鄉的辣醬和臘味……
印象最深的是朋友圈一位好友不能回家,父母便來她的工作地探望,老人拉著兩個大行李箱,外加十幾個顏色各異、大大小小的袋子,攤在地上整整占據了小半個房間,你很難想象兩雙手是怎么穿山越嶺、提過來這滿滿的年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