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研發新技術 讓冠心病診斷實現無創
我國自主研發新技術 讓冠心病診斷實現無創
醫療新干線
冠心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致死率、發病率居高不下。
“冠心病之所以致死率高,是因為沒有無創、方便、快捷的檢測金標準,患者不能實時關注自己的冠脈血管健康,也就不能發現身體異樣,及時就醫。”1月20日,深圳市閱影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超博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中國是世界上心腦血管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達1.6億人,并且每年還在以400萬人的速度增加,平均每分鐘就有30人突發心肌梗死。
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讀博期間,張超所在實驗室的主研方向就是關于心臟的,他負責的是基于CT影像對心臟和冠脈血管進行血動力學以及功能學的仿真和判斷。這個經歷讓他看到了冠心病診斷的現實需求。
目前,冠心病的診斷標準為冠狀動脈造影顯示管腔狹窄50%及以上。但越來越多的臨床證據顯示,單純依靠管腔狹窄程度判斷心肌是否存在缺血并不可靠。
張超介紹,現階段冠心病的確診手段包括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造影)、CT造影(CT血管成像/CTA)、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測量(FFR測量)等。其中,僅有CT造影為無創檢查手段,操作方法簡便、安全,但由于圖像偶爾會出現偽影,造成偏差;DSA造影雖然對血管形態判斷精準,但是一種有創手術,價格昂貴,且無法獲得功能學判斷的指標;FFR測量是指冠狀動脈存在狹窄病變時,血管的最大血流量與假設不存在狹窄病變時所能獲得的最大血流量之比,它通過有創手術,把壓力導絲送到狹窄病變遠端,注射腺苷后測量獲得。當FFR小于0.75,則提示存在狹窄導致血管遠端血流障礙的情況。
“隨著圖像處理技術和計算流體動力學的發展,無需有創手術,僅僅通過CT造影模型重構、血動力模擬計算FFR值確診冠心病已經成為現實。”張超說,為此,他和團隊研發了CT-FFR技術,兼具冠脈CT造影的無創、簡單、安全與FFR值測量的高精準度,目前相關臨床試驗已接近尾聲。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曾勇認為,該技術可以讓醫生不再需要手動標注、依靠個人經驗判斷病人血管狹窄程度,而且實現了全自動化,幾分鐘之內就可以完成檢測,對均衡醫療資源、提升區域醫療水平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