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云南華坪:告別“一煤獨大” 走向“綠色新生”
人民政協網麗江11月20日電(記者 付振強)地處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北岸的華坪縣,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這里的煤已探明地質儲量1.36億噸,遠景儲量3億噸。今年上半年,華坪縣地區生產總值強勁增長,GDP完成35.5億元,同比增長19.3%,增速位列云南全省區縣第一。
這一成績的取得,卻并非因煤而來。
自古以來,華坪就是滇西北入川的必經之地,由滇入藏的南大門。漢唐時代,華坪曾是通往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集散地,現正處于大香格里拉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圈和攀西經濟圈的交匯點。近年,華坪縣走活轉型升級之路,拓寬高質量發展空間,正從“一煤獨大”走向“綠色新生”。
位于華坪縣內的戶外廣告牌。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金色”:芒果成了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得益于南亞熱帶低熱河谷氣候,華坪年平均氣溫19.6℃,年平均降雨量1087.8毫米,無霜期303天,平均日照時數2486.9小時,優越的自然條件,讓華坪成為芒果種植的絕佳地。
記者了解到,為改善華坪系列環境和生態問題,華坪大力發展以芒果為主的綠色生態產業。1965年起,華坪開啟芒果試種。50年來,已從零星分散的粗放種植轉變為連片規模規范化發展,從引進的品種中篩選出以凱特、紅象牙、圣心、熱農1號、鷹嘴芒、金煌為主的6個優質中晚熟品種在全縣推廣種植。截至去年,華坪縣芒果種植面積達37.8萬畝,居全國第三,云南第一,是我國緯度最北端的芒果產地之一,也是云南省最大的優質晚熟芒果主產區。
以石龍壩鎮為例,鎮黨委、政府發動黨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種植芒果,并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幫扶。石龍壩鎮黨委書記陳古周表示,石龍壩鎮具有豐富的光熱資源優勢,是全縣芒果的主產區,到2020年11月,石龍壩鎮優質晚熟芒果種植面積達16.60萬畝,全鎮3498戶,有3210戶種植戶芒果種植戶占全鎮農戶總數的92%。
今年71歲的王道相,在教育崗位退休后仍舊發揮著余熱。2003年,他響應政府號召,開始大規模種植芒果,目前擁有300余畝芒果園,是當地名副其實的種芒大戶。“沒種芒果之前,這里到處都是荒山,現在環境好了,我們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啦!” 王道相說。
陳古周介紹,僅鎮上芒果種植面積300畝以上的有15戶,100畝--300畝的有120戶,50--100畝的有310戶,收入100萬元以上的有5戶,10萬元以上的有600余戶。
“新黑”:讓更多人享受光伏綠色能源
自2014年4月起,華坪縣9萬噸/年及以下的煤礦全部停產整頓,原有的經濟支柱逐漸失去,縣域經濟遇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瓶頸。今年8月,華坪縣又有7處萬噸/年以下煤礦自愿申請退出。
位于華坪的麗江隆基車間。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云南五星新材料公司高純石墨項目。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為持續發力打造“綠色能源牌”,華坪建設全省清潔載能產業示范基地勢頭強勁。華坪縣工業園區按照“一區三園”進行布局,即石龍壩清潔載能產業園、興泉綠色建材產業園和榮將生物產業園。園區著力發展以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清潔載能產業、兼顧發展綠色建材、生物資源和農副產品加工、物流業、旅游業,發展定位為川滇地區體現產城融合、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現代新型產業園區之一。
云南省資源優勢得天獨厚,水電資源、硅礦、工業硅產能和高原環境資源、日照資源優勢明顯。據了解,華坪目前正在逐步建立“硅礦—工業硅—多晶硅—單晶硅片—單晶電池—單晶組件—特色農業光伏電站”為主線的高效單晶制造和應用雙領跑者基地和硅基產業集群。
位于華坪的麗江隆基年產6GW高效單晶硅棒項目,2018年8月全面投產,2019年12月31日1號車間拉出第一根單晶硅棒。目前,公司共吸納就業3388人,華坪籍員工1763人,少數民族員工1200余人。公司積極參與當地脫貧攻堅工作,建立了就業扶貧車間,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260人。今年上半年生產單晶硅棒20700噸,實現產值27.3億元,全年預計實現產值60億元。
作為單晶硅項目的配套項目之一,12月云南五星新材料公司高純石墨項目也在華坪縣石龍壩工業園區正式開工。
“嫩綠”:打造沿江百里芒果長廊景觀帶
華坪境內長江上游金沙江流域流經華坪52.6公里,但由于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石漠化嚴重,局部區域森林生態系統退化明顯,導致泥沙大量進入江中,江水渾濁不堪。
為守護好一江碧水,華坪全域布局長江中上游生態治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觀,積極打造沿江百里芒果長廊景觀帶。
近年,華坪編制執行了《長江上游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華坪“一縣一業”芒果產業發展規劃》,整合現有各類涉農資金、引進資本,夯實交通、水利、電力等芒果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導群眾在荒山、荒坡發展綠色產業,著力打造水清、岸綠、產業興旺的長江上游綠色經濟長廊。通過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林業生態扶貧、河流水域治理、利用區位氣候資源優勢研究復合種植、光伏提水項目等生態修復措施,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灌溉用水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華坪境內的芒果種植園區。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層林疊翠、江水如藍。如今的華坪植被覆蓋率逐年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和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正朝著“綠色新生”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