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領袖丨重陽節,感受習近平這份別樣牽掛
人民領袖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的“九九”因為與“久久”同音,有長久長壽之意,自古以來,中國人對重陽節就有著特殊的感情。及至今日,它也成了頗具“尊老”意義的節日——老年節。
多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是總書記一直以來的深切牽掛。
一種美德——“這是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這就叫人倫常情。”
2017年11月17日,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
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600多名代表。
在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同大家熱情握手、親切交談,代表們紛紛向總書記問好。握手結束后,習近平總書記回到隊伍中間,準備同代表們合影。總書記看到93歲的黃旭華和82歲的黃大發兩位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們中間,于是握住他們的手,微笑著問候說:“你們這么大歲數,身體還不錯。你們別站著了,到我邊上坐下。”
習近平總書記拉著他們的手,請兩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來,兩人執意推辭,總書記一再邀請:“來!擠擠就行了,就這樣。”
相機快門按下,記錄下了這廣為傳頌的感人一瞬。
2017年11月17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前,習近平總書記會見與會代表。這是習近平邀請黃旭華、黃大發代表坐在自己身邊合影。
會見結束后,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對有關部門的同志說,給老道德模范讓座,這是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這就叫人倫常情。
總書記的“尊老”故事不勝枚舉,這源于內心深處的敬與愛,在他工作生活的細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當大家發言結束,總書記準備發表講話時,他望了望坐在右邊不遠處90歲高齡的馮其庸先生,對大家說,今天出席座談會的不少老藝術家年事已高,大家如果累了,就到休息室休息或者走動走動。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總書記的言傳身教,為全社會上了生動的思政課。
一份牽掛——“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我們下大氣力來應對”
老年人是否“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不僅是眾多家庭關切的“家事”,更是習近平總書記掛念的“國之大事”。
2013年12月28日,元旦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看望一線職工和老年群眾。
2013年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敬老院看望五保老人劉岐時同他握手交談。
當天上午,總書記來到海淀區四季青敬老院,他對這個敬老院的考察可謂“細致入微”。老人們的起居房間,敬老院餐廳、走廊、健身房、醫務室、休閑庭、音樂室等總書記都一一察看。
“每月收入多少?”“住在這里交多少錢?”“對敬老院的服務和生活滿不滿意,還有什么意見和要求?”……其間,總書記同這里的老年人親切交流。
在這里,總書記強調:“要完善制度、改進工作,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截至2019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2.54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1.76億。
在習近平心中,“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階段,是仍然可以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重要人生階段”。
201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和對策專門舉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我們下大氣力來應對。
總書記要求要著力健全老齡工作體制機制。要適應時代要求創新思路,推動老齡工作向主動應對轉變,向統籌協調轉變,向加強人們全生命周期養老準備轉變,向同時注重老年人物質文化需求、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轉變。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在總書記關心支持下,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支持政策不斷完善。從《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等頂層設計出臺到《關于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新修訂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等具體管理規定面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大環境不斷改善。
我國養老服務體系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截至2019年底,我國養老服務床位數已經超過761萬張,養老機構超過3.4萬個,其中社會力量占比超過50%,在北京、上海等地,這一數字已超過80%。同時,全國養老機構從業人員達到59.4萬人,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醫養結合”探索初見成效、養老金連年上漲、近3000萬老年人享受高齡補貼……
隨著一項項改革措施出臺落地,我國的老年人正站在人生的下半場,開啟著別樣“新生”。
一個愿望——“讓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都能健康長壽、安享幸福晚年。”
2018年 11月6日,上海。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來到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這里是虹口區設置的35個市民驛站之一。為滿足居民社區生活各方面需求,虹口區努力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
2018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市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托老所同老年居民親切交談。
在托老所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幾位年齡在79至92歲的老年居民正在制作手工藝品,總書記親切向他們問好,并與他們一一握手。老人們激動地握著總書記的手,向他描述自己的幸福晚年生活。
習近平指出,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健康長壽是我們的共同愿望。黨中央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要把政策落實到位,惠及更多老年人。
總書記的關懷,讓在場的人深受感動,幸福寫在每個人臉上。
2019年11月,《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發布,規劃從財富儲備、人力資源、供給體系、科技支撐和社會環境五個維度,綜合謀劃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體系。
有專家指出該規劃的特別之處:“這個規劃不是單純從老年人、老年工作或者老年事業的角度來做規劃,它是從整個社會,大家共同來做一件事情,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之中大家共建、共治、共享,共同應對人口老齡化。”
在河南鄭州市,以“互聯網+”打造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點菜式”就近便捷養老服務。
在上海靜安區,設在街道的智能系統可以遠程了解老人在家是否安全健康,將社區打造成“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在甘肅蘭州市,“虛擬養老院”成為時尚,足不出戶便可在家享受專業化、標準化養老服務。
…………
在農村地區,國家要求在2022年底前,要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保證每個縣都建有一所具有專業照護功能的養老服務機構。
“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健康長壽”的愿望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