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譙城區:摘帽之后 更好的日子在后頭
時值白露,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華佗鎮,一處由廢棄廠房改建的扶貧車間里,曾是貧困戶的劉運彬緊張忙碌著,裝袋、計重、打包……連一口水都顧不上喝。
“今天能裝2000包,得有80塊錢。”他抹了抹臉上的汗,笑著說。
貧困戶劉運彬(左一)在扶貧車間裝中藥包,每月收入能達2000多元。李希蒙攝
2018年,老劉一家順利脫貧。他家所在的譙城區,同年“摘帽”,成為安徽省第一批走出貧困序列的4個貧困縣(區)之一。
脫貧兩年來,老劉的生活怎么樣?譙城區貧困帽子摘掉了,如何打造穩定的產業助農增收?又怎樣使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脫貧只是完成扶貧大業的第一步,好日子才剛剛開始,還有大把的好日子在前頭。”譙城區扶貧開發局局長崔文佳的一席話,讓曾經的貧困戶們吃下了定心丸。
當上了上班族 裝上了熱水器
老劉所在的扶貧車間,成立于2018年,自開工以來,車間里一天比一天熱鬧,去年全年產值更是高達1000萬元。
華佗鎮道東村位于亳州最北部,由于產業貧乏、地處偏遠,加上年輕人多選擇外出務工,這里曾是亳州市最具典型意義的貧困村。
隨著脫貧攻堅的步伐,道東村的命運迎來轉機——戶脫貧、村出列,貧困人口由建檔立卡時的132戶276人減少至4戶7人,短短幾年時間,道東村甩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華佗鎮特色種養扶貧車間一派忙碌景象。李希蒙攝
進車間、當工人,當老劉第一天在家門口上班時,他沒有想到,能提早脫了貧,更沒有想到,憑借夫妻倆人的務工工資,如今他家的年收入超過了5萬元。
女貞子、雞血藤、紅花、桑枝、艾葉……原本對中藥材一知半解的老劉,通過在車間里頭裝中藥包,讓他成了半個土專家,“每包里頭的藥材不固定,少則五六種,多則十余樣,有祛風濕的,有消癰腫的,還有活血化瘀的,一包重量都在30克左右,多的時候一天下來裝2000包不成問題。”老劉說。
家門口上班,工資按時打卡,這是老劉在進入扶貧車間之前,從未想到過的生活。“不僅吃穿不愁,家里還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能夠洗上熱水澡。”提及脫貧之后的生活變化,老劉的話止不住地往外冒。
“一天有80多人在車間務工,當前正處中藥材采收的農忙時節,村民上午在地里,下午在車間,務農務工不耽誤。”華佗鎮特色種養扶貧車間負責人韓同鑫說,截至目前,該車間已吸納11名貧困戶長期務工,熟練工一天下來收入近200元。
扶貧產業升級 鄉村氣象更新
藥王村重點打造的田園綜合體,已經成為區域旅游目的地。李希蒙攝
古井鎮藥王村,處于兩省三地交界,既是亳州的最西北,也是安徽的最西北。由于過去又偏又窮,被當地人戲稱為“西伯利亞”。
從一窮二白的偏遠村莊到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再到享譽周邊的田園綜合體,藥王村的變化,李玉良是看在眼里,刻在心里。“那時候全村上下都是土路,自行車都不管騎。”回憶藥王村的舊貌,如今已經是藥王村黨委書記的李玉良止不住搖頭,“村集體收入為零不說,還欠債1.56萬元,老百姓基本依靠外出務工,村部就是三間破舊的土房。”
2016年,一部名為《王初一和劉十五》的農村題材劇在藥王村開拍,雖然拍攝只有短短的三個月時間,但為今后村子的發展提供了思路和啟發:鄉村旅游。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李玉良深諳這其中的道理,“有了產業之后,農民才能變工人,能人才能變大戶,資源才能變資產。”
建高標準農田、蓋農耕文化展覽館、修皖北文化民宿村、發展果蔬種養殖……集中藥博覽、民俗展示、文化休閑、教育觀光、生態旅游、戶外拓展、影視基地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在藥王村落地開花,不少游客慕名而來。
借著這股東風,現在的藥王村今非昔比,用村民晁亞壘的話說,“可不賴了!”
在藥王村,已經對外開放的皖北文化民宿村成為游客的打卡地。李希蒙攝
64歲的貧困戶郭勞動,面朝黃土背朝天地過了大半輩子。“過去家中4個孩子,喂頭豬都不夠娃娃們交學費的。”回想起當年的苦日子,老郭不愿多提。
但說起當下,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怎么也想不到,還能搬出自家的土坯房,兒子談媳婦都有了底氣,再也不擔心會成為村里的單身漢了。”
而今,除了家里流轉出去的幾畝地,老郭還在村里頭謀得一份公益性崗位的差事,工資不高,卻很知足。“搬進了新家,有了穩定收入,咋能不高興哩!”操著濃厚的鄉音,郭勞動的話語里,是對當下生活的滿足,也是對未來更好日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