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敢闖的汕頭風頭正勁
【經濟特區輝煌40年】
光明日報記者 王忠耀 吳春燕
8月25日晚,汕頭特區40周年燈光秀在市區時代廣場全新亮相。絢麗的燈光、變幻的色彩吸引了過往市民和游客駐足觀看。新推出的燈光秀分別展示了汕頭獨特的民俗文化、特區40年變化、城市繁榮風貌以及汕頭喜迎亞青會的主題。時代廣場燈光秀夜景早已成為汕頭知名的“網紅”打卡點。燈光秀利用時代廣場及周邊的高層建筑打造影視巨幕,通過視頻動畫,營造出色彩斑斕的燈光海洋,勾勒出一幅幅流動的城市畫卷。
汕頭這個身上帶著經濟特區、省域副中心城市、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等多重標簽的粵東重鎮,40年來以打造“全國首創”、探索“全國率先”的精氣神,完成了從手工作坊到完整工業結構形成,再到紡織服裝、玩具動漫、化工生物制藥等骨干產業集群構建的發展歷程。明年即將迎來第三屆亞洲青年運動會的鮀城,四十不惑,風頭正勁。
用改革在“灘涂”畫出經濟“微笑曲線”
汕頭經濟特區籌辦時,劃出龍湖村西北角1.6平方公里的沙丘地帶作為出口加工區范圍。在當時首期規劃的5個小片區中,第一個小片區僅有0.2平方公里。今日地區生產總值2694.1億元的汕頭,正是起步于那方0.2平方公里的灘涂。改革,是我們解碼汕頭發展史的重要工具。
“辦特區,財力和人才都極為重要,但重中之重還是改變人們保守陳舊的思想,對癥下藥、除舊布新。”汕頭經濟特區管委會首任主任劉峰曾回憶稱。1984年,汕頭特區建立起了全國唯一的“特區顧問委員會”,由莊世平擔任該委員會主任,香港各界21名代表人物擔任第一批顧問。此后,北京、上海、澳門以及加拿大等地也先后組建起汕頭特區顧問團(組),為汕頭爭取資金投入、優化投資環境、協助解決各類困難,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在引進外資、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方面,汕頭制定出臺了《汕頭經濟特區個人獨資企業條例》,成為我國首部個人獨資企業法規,提出集體經濟、橫向聯合經濟、個體和私營經濟一齊上;在改革用人制度上,將原來執行的“無限期委任制”改為“任期制”,企業干部改為“聘任制”,實施了領導干部定期述職評議;在管委會辦事作風上,率先推行了24小時審批答復制,提高工作效率,在國內開政府機關對企業服務承諾制先河。
這種自創立之初就印刻在血脈里的務實敢闖,讓汕頭在新時代仍然迸發著改革發展的新活力。近日,粵東首單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商品在汕頭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關。去年底國務院批復同意在汕頭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今年3月又批復同意汕頭保稅區整合升級為綜合保稅區。汕頭計劃用三年至五年的時間,將其打造成為全國先進的綜合保稅區,爭取進出口總額達到100億元以上、稅收達到10億元以上。綜試區疊加綜保區,成為新時代汕頭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縮影。
“擴大后的汕頭經濟特區如何發展?這是擺在我們每一個特區建設者面前的一個嚴肅的重要課題。我們認為,在基礎工業綜合發展的同時,必須引入高新技術產業,必須發展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規模經濟,形成規模效益,逐步實現科技產業化。”1993年,時任汕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辟明在文章中寫道。
從1992年決定設置,到1993年被批準為省級高新區,再到2017年被批復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如今的汕頭高新區已經形成了以科技研發創新作為核心,大力發展5G智能制造、新材料、精細化工和生物醫藥四個主導產業,并培育特色產業的“1+4+1”創新產業體系,正在聚集和點亮整個粵東地區的創新動能。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表示,汕頭經濟特區能夠快速發展起來,得益于兩大特色:一是精細,二是開放。精細,代表著效率、質量和競爭力。開放,代表著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中充分運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突出優勢。
以僑為橋 二次創業
《清稗類鈔》一書中有載:“潮人善經商,窶空之子,只身出洋,皮枕氈衾以外無長物。受雇數年,稍稍謀獨立之業。再越數年,幾無一不作海外巨商矣。”向海而居的潮汕人出外經商的傳統由來已久,而潮汕地區也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華僑之鄉。據統計,來自汕頭的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達500多萬人,汕頭市的歸僑僑眷和港澳臺同胞家屬達200多萬人。自特區成立以來,這些鄉音無改、潮風依舊的海外游子,一直是鮀城發展中無可替代的“家己人”(潮汕話“自家人”之意)。
“1982年,正大集團相繼在珠海、汕頭領取了‘001號’外商營業執照,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個在華投資的外商集團。”泰國正大集團副總裁李聞海說,20世紀七八十年代,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獲悉中國改革開放的消息后,便第一時間決定回中國,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到汕頭投資。
僑胞們在參與家鄉發展時并不止于投資興業,更多時候是盡己所能。1987年,汕頭經濟特區響亮提出“24小時審批答復”,首開全國政府機關承諾制先河,引發海內外的廣泛關注。這一石破天驚的創舉,就源于僑胞陳錫謙的建議。彼時,陳錫謙向特區管委會反映辦事效率低等問題,管委會當天就討論出臺了“24小時內答復”的實施意見。一時間,“24小時審批答復”成為汕頭經濟特區的金字招牌,其他特區紛紛學習借鑒,許多僑胞及客商紛至沓來。
如今,在汕頭中心城區東海岸,一座新城拔地而起,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已然成為“特區中的特區”。今年6月,廣東省政府出臺政策,支持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高質量發展,賦予其與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大平臺管理機構同等的省級權限。2014年經國務院批復設立的汕頭華僑試驗區,是目前全國唯一以“僑”和“文化”為特色的國家級發展平臺。
40年來,汕頭實施“以僑引僑、以僑引外、以外引外”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累計引進外商投資企業5000多家。據汕頭市商務局的統計資料顯示,至2019年年底,汕頭累計設立外商投資項目6218個,其中華僑投資項目占88.8%,實際吸收僑資78.6億美元,占汕頭市吸收外資總量的80.7%。
深耕高等教育改革試驗田
屹立在桑浦山南麓的汕頭大學,是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應運而生的一所高校。它的創建宣告了素有“海濱鄒魯”之稱的潮汕地區沒有正規大學的歷史正式終結,粵東高等教育的新篇章由此揭開。沒有多少人知道,這顆粵東教育“明珠”,最初誕生于一小張鋼板蠟紙上。汕頭大學校史館至今仍保留著一張鋼板鋼針刻寫、用油墨印制而成的圖紙,上簽《規劃籌建XX大學(未定名)地址示意圖》,這件汕頭大學的珍貴文物,由首任館長陳仲豪所繪。
“我是早期籌建汕頭大學的‘開荒牛’,汕頭大學的誕生圓了潮人百年來的大學夢。”作為汕大籌備小組組長、現年97歲的陳仲豪在談及40多年前籌建汕頭大學的親身經歷時感慨,能夠參與籌辦潮汕歷史上第一所高等學府,與許多同樣是“開荒牛”的同志在一起墾荒、耕耘、勞動,同甘共苦,內心感到莫大的欣慰和榮幸。
“在當時的背景下,汕頭大學推行全新的辦學模式,需要非凡的決心和勇氣。”陳仲豪回憶,汕頭大學自建立之初便有志探索高等教育改革。自2001年起,汕頭大學推行系統教育改革探索,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開始了深耕。學分制、系統整合醫學教育、CDIO工程教育、OBE結果導向一體化教育、陽光財務、年薪制等諸多改革開國內高校先河。
“今天或許是對汕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教育部專家組實地考察評議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籌)匯報答辯會在汕頭大學舉行。”2014年5月29日,汕頭市政府應急辦在官微上發布了這則重磅消息,向汕頭市民宣告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下稱“廣以”)即將問世。
2012年,廣東省出臺政策鼓勵省內學校與國際頂尖大學合作建立獨立法人學校。自那時起,汕頭大學管理層萌發了開辦一家獨立法人學校的念頭。“汕頭大學向前來慰問的市領導第一次提出與以色列理工學院合作的想法,得到大力支持。”全程參與了廣以籌辦的該校副校長林丹明回憶道。2016年12月5日,教育部向廣東省政府發出《教育部關于批準正式設立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的函》,同意正式設立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2017年8月,廣以迎來首屆新生。
目前,一大批現代化建筑和高規格體育場館正在汕頭東海岸新城加緊建設,2021年亞洲青年運動會后將移交汕頭大學,作為該校東校區的設施。汕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姜虹表示,立足汕頭、扎根粵東、融入灣區,汕頭大學將加快構建“一體多翼”辦學大格局,培育“有志有識有恒有為”時代新人。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30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