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生態文明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關系到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質保障,關系到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關系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完成‘十三五’規劃,關系到我國對外開放和世界經濟穩定。”這為我們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到最低,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黨中央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指明了方向。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更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當前,我們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亦需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等方面的短板,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一、保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
應該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綜合起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只要我們變壓力為動力、善于化危為機,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強化‘六穩’舉措,加大政策調節力度,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能夠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對此,我們一方面要充分認清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在困難和挑戰面前保持清醒頭腦,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好新出現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不能因為經濟發展遇到一點困難,就開始鋪攤子上項目、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
二、切實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生物安全事關人與生物圈的關系。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生物圈的繁榮,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人類文明要實現永續發展,就必須加快邁向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這次疫情已經反映出我國在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對此需積極應對挑戰,更好構建國家生物安全體系。必須看到,合理管理與保護野生動物是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生物安全的重要一環,是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要盡快建立健全野生動物管理與保護的制度體系,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盡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
三、努力推動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
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從根本上講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在以往的實踐中,一些地區以資源環境為代價換取了一時的經濟增長,但事實證明,這種增長已經難以為繼,必須轉變發展方式,推動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這一態勢在此次疫情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受到疫情影響,一些傳統行業受沖擊較大,但也要看到,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則展現出強大的成長潛力。從這個角度看,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需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特別是要大力推動綠色環保產業發展,真正走上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做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大文章。
四、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污染防治攻堅戰事關民生福祉,事關更好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既是改善環境的務實舉措,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切實需要。
特別是當前,我們要兼顧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工作。2月2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加快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方面短板”。對此,各地各部門要積極應對廢棄口罩、廢棄防護物品等醫療廢棄物激增等現實情況,科學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無害化處置醫療廢棄物;做好城鎮與農村污水處理;切實關注各類消毒用品及藥品的不適當使用與處置,嚴格防范化學品的二次污染。
在各地精準有序扎實推動復工復產的同時,還要堅決杜絕高消耗高污染產業及企業“死灰復燃”,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繼續治理“散亂污”企業,壓力不降、勁頭不松、力度不減,推進重點區域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城鎮、開發區、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深入推進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