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名乘務員爭相上崗 這趟進京列車咋這么搶手
中新網牡丹江2月28日電 題:50名乘務員爭相上崗 這趟進京列車咋這么搶手
侯繼堯 趙丹 中新網記者 史軼夫
“隊長,2003年‘非典’疫情我參與了,我有防控經驗,我得上。”
“隊長,我申請再出乘,當個乘務員都可以。”
“書記,我是黨員,沖鋒陷陣,我義不容辭……”
27日,牡丹江客運段京牡車隊的微信群里一下子熱鬧起來,50多名列車乘務員在群里主動申請參加牡丹江至北京的旅客列車乘務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部分進京方向旅客列車停運,車隊擔當的T18/17次列車是牡丹江往返北京唯一一趟沒有停運的進京普速列車,近期,隨著復工復產客流激增,這趟列車客流密集。但受疫情影響,很多通勤乘務員因家住在外地,被限制出行,不能按時到車隊出乘,造成這趟列車缺員嚴重。
當車隊隊長劉春燕在微信工作群里發出出征集動員通知后,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踴躍報名。
“有這么多兄弟給咱們當后盾,咱們不能掉鏈子,都打起精神,開好這趟車。”列車長楊賀麒鼓勵同班組的伙計們。
每趟出乘前,楊賀麒都要求班組職工熟記防控要領,認真梳理本崗位乘務關鍵項點。“打好疫情阻擊戰,青年班組每個人只能添彩,不能掉鏈子。”
列車運行途中,楊賀麒加大了車廂巡視頻率。有人細算了一下:T18次牡丹江開車到北京歷時16小時33分,一節車廂26米,17節車廂,巡視一次就要走442米,平均1個小時巡視一次,按照一趟乘務往返北京兩次計算,楊賀麒總共要走近兩萬米。腳磨出了血泡,里面穿的襯衫濕透了,嗓子也喊啞了,楊賀麒沒有說一個累字。
列車員姜浩已經連續值乘11天沒有回家,考慮孩子太小,車隊安排了其他人頂替臨時出乘任務。曾經是一名軍人的姜浩不想在車隊缺員時退出“陣地”,他不停地“磨”隊長劉春燕,強烈要求再堅持一個班。
“我理解你,你曾經是軍人,習慣了沖在前。如果車隊有需要,你一定不要擔心家里,盡管上!” 姜浩的妻子給他打電話時如是說。聽到電話里妻子的表態,姜浩瞬間濕了眼眶。
在列車整備庫里,43歲的車隊保潔工長牛冬梅正帶著伙計們撤換列車臥具,今年是她在這個崗位的第12個春運。作為班組長,他總是每天早上5點前第一個到崗,對終到列車進行全面消毒,仔細核對當日列車所報的臥具換洗量和類別。
清潔作業期間,牛冬梅穿梭在各個車廂之間,廁所沖刷達沒達標,臥具整理的徹不徹底,犄角旮旯還有沒有污漬,消毒液噴灑到不到位,都是牛冬梅關注的重點。“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特殊時期,必須確保開行列車消毒徹底,干凈整潔,旅客乘坐放心。”空曠的車廂里,牛冬梅不厭其煩的“嘮叨”格外清晰。
車隊黨總支書記張銳動情地說:“在疫情面前,車隊所有黨員干部和列車乘務員沒有退縮,大家紛紛主動寫“請戰書”“承諾書”,主動申請支援T18/17次旅客列車乘務,讓我很感動。相信只要我們眾志成城、科學有效防范,就能戰勝疫情……”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像楊賀麒、呂萍、王君杰等人一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始終堅守在一線,接受著一次次考驗。他們中有的人再有幾個月就退休了,年齡最小的列車乘務員僅24歲,為了鐵路運輸,為了讓更多人回家團圓,他們義無反顧沖鋒在前。
他們是列車上“逆行”的戰士,他們是萬里鐵道線上一顆顆牢固“道釘”,他們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平凡中的偉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