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碼”背后的復工記:只為早日“無碼”
見過凌晨四點的杭州,只為早日“無碼”——“健康碼”背后的復工記
新華社杭州2月21日電(記者商意盈 張璇)2月9日,杭州余杭區率先在支付寶上推出健康碼,而后推廣到全市,浙江、四川跟進……2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指導支付寶加速研發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疫情防控健康碼系統。這中間,僅僅用了7天。
這速度背后,是一群“碼農”沒日沒夜地耕耘。“見過多次凌晨四點的杭州,就是希望早一天能不再用健康碼作為通行證。”健康碼團隊技術負責人蔣大益說。
什么是健康碼?健康碼是疫情期間個人通行電子憑證。市民通過線上申報,完成健康信息登記后,經后臺審核生成屬于個人的二維碼。健康碼實施“綠、紅、黃”三色碼動態管理:顯示綠碼者,亮碼通行;顯示紅碼和黃碼者,需要自我隔離并健康打卡,滿足條件后將轉為綠碼。
2月11日,蔣大益接到任務后,迅速集結團隊,在前期基礎上,做好浙江全省健康碼的建設和開發。雖然他是一名資深的技術開發者,但健康碼是一個從未有過的項目,能做到什么程度、做成什么樣子,他心里沒底。
“我們把在杭州所有符合出行條件的工程師,都調集了起來,能到崗10余人。”蔣大益說,別看是個小小的二維碼,背后是一個需要復雜協同的浩大工程:涉及的崗位有技術、產品、BD、法務、隱私辦、客服……
杭州西溪路,這條布滿了互聯網公司、創業公司的街道,沒有往日的熱鬧。蔣大益和幾十個技術人員成了這里最早一批復工的員工。在他吹響“集結號”后,他和團隊人員戴著口罩,經過層層“關卡”:檢查健康碼、入園證明、量體溫、酒精消毒、發放口罩后,進入園區。
行軍床、洗漱盆、餐食區……健康碼建設的臨時作戰區建立了起來。這里工作的不僅僅有蔣大益團隊帶的支付寶技術團隊,還有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的團隊、“杭州健康碼”來自公安的專版技術組、數據服務企業個推公司等。
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
上線余杭版健康碼,4天;上線杭州市健康碼,1天;上線浙江省、四川省健康碼,3天,兩省上線時間間隔,16.5小時……
“因為各地在不斷上線。”蔣大益回顧說,時間像壓縮餅干一樣被擠壓,每個環節上的每顆螺絲釘仍然要確保不能出差錯,最長連續工作40個小時沒合眼,困了就用零食“激勵”自己,或是用熱毛巾洗臉讓自己“清醒”。
為了工作24小時運轉,蔣大益將團隊分成2隊。每天兩班倒,確保24小時都有人在線。
記者在工作室里看到,不時有人在電腦上視頻電話、網絡會議,而連線中時而還能聽到家中小孩的哭鬧聲。蔣大益說,所有人的電腦和手機都保持著充電狀態。而他們為了保證安全,作戰室里的所有人都拼命摁住想摘下口罩的念頭,因為電話會議太多,口罩里很潮濕,戴著很不舒服。
蔣大益說,健康碼絕不僅僅是企業的事,它的順利推出,真實展現了一個地方政府的先進管理思路,以及政企匹配合作效率。
上線以來,不少功能仍在進一步改進中。“有的小區不認可,怎么辦?”“老年人沒有支付寶,怎么辦?”“外地人注冊不了,怎么辦?”……
研發團隊說,或許以后健康碼可以發揮健康數據采集等其他作用,希望用他們的努力,助力疫情防控,“無碼”的那一天能早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