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戰“疫”錄:中國發力為中小企業解“燃眉之急”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經濟戰“疫”錄:中國發力為中小企業解“燃眉之急”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國為企業紓困再度發力。2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
根據會議部署,除疫情最嚴重的湖北以外,其他省份從2月到6月可對中小微企業免征以上三項費用,從2月到4月可對大型企業減半征收;湖北省從2月到6月可對各類參保企業實行免征。6月底前,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
中小企業一直是吸納就業的主要力量。此間分析人士表示,這一舉措切中了當前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燃眉之急,可有效緩解其資金壓力,有利于穩就業、穩經濟。
當前,中國各地已陸續開始復工。但對中小企業而言,生產經營重回正軌困難重重。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日前發布的一項調研報告顯示,約86.5%的受訪中小企業表示經營受到較大影響,其中近30%反映影響“特別嚴重”,將導致虧損。資金緊張是企業最大壓力之一,近九成企業賬上資金撐不到三個月,能支撐半年以上的企業不到10%。因經營困難、資金難以為繼,近50%受訪企業已有裁員安排。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此次疫情受影響最大的餐飲、零售等行業對現金流的依賴程度比其他行業更甚,而這些行業企業又以中小微企業居多。相比大企業,中小微企業往往“家底”更薄,抗風險能力較弱。關鍵時刻,企業如果能被“拉一把”,現金流不斷裂,渡過難關的希望就大一些;否則,也許只能徹底關門了之。
張連起表示,考慮到人力是企業最主要的成本之一,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給全國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減免今后幾個月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實現了普惠與精準相結合,可顯著減輕企業負擔,穩定預期,幫助企業盡快走出困境,穩定就業。“這說明政府真正看到了企業的難處,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在為企業紓困的同時,這一新規也考慮到了多重目標的平衡。官方稱,實施該政策充分考慮了社會保險基金結余等情況,可以確保養老金等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讓中小企業盡量不因為現金流緊張而裁員,不少地方已經送出多個專屬政策“紅包”。
早在2月2日,蘇州市政府就出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10條政策,重點為中小企業加大金融支持、減輕企業負擔。
北京也規定,受疫情影響較大,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以返還部分失業保險費;截至4月底,中小微企業職工平均人數如果與上年平均人數相比持平或增長,可一次性獲得補貼。
浙江宣布為小微企業降低水電氣等成本,其中工業用水價格、用天然氣價格均下調10%,期限為3個月;小微企業如果不裁員或少裁員,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在張連起看來,今后各地應根據自身實際,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比如,如果企業不裁員或少裁員,返還上年繳納失業保險費的比例可以適當提高;企業如果沒有能力支付員工工資,可允許他們借貸發工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也表示,應繼續加大金融支持、信貸支持力度,讓企業穩定預期和信心,逐步恢復生產,疫情之后開足馬力。“穩住了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就穩住了中國經濟的基本盤,也穩住了就業增長的大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