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美麗 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生態觀察】
作者:萬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總工程師)
2019年12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正式印發,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相互配合,形成中國改革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活力強、發展水平高、生態環境保護成效好、文化底蘊深厚,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板塊。長江三角洲地區河湖相通、山水相連、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同守一片天、共飲一江水,推進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共建綠色美麗長三角,既是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任務,也是保障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和關鍵。
建設美麗中國先行示范區
長三角地區具備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良好基礎,區域生態環境基礎良好、承載能力強、自然條件優越,長期以來是我國人口密集、經濟富庶、文化繁榮的經濟重地,培育了世界級的城市群。2018年,長三角地區以全國3.7%的國土面積,聚集了全國16%的人口,集中了約1/4的科研力量,產生了約1/3的有效發明專利,創造了23.5%的經濟總量,社會經濟發展處于全國前列。與此同時,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地表水國控斷面Ⅲ類水比例超過77%,浙江、上海基本消除了劣Ⅴ類,41個城市PM2.5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了19%。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這里啟蒙發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開創了美麗中國典范,“八八工程”、“五水共治”、新安江生態補償、太湖治理等深入實施,生態省市縣集中建設,形成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濃厚氛圍、有效機制和典型模式。可以說,長三角地區在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從全國來看,長三角地區經歷了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生態環境大規模治理,取得顯著成效與寶貴經驗。站在新歷史起點進入新發展階段,長三角地區也面臨一系列新問題與新挑戰,例如區域生態體系保護、船舶和機動車污染控制、固體廢棄物的有效處置和循環利用、流域性的環境風險防范、河口海岸帶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這些問題與挑戰,既與各省市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治理進程緊密相關,也與區域相互影響、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不適應密切相連。因此,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應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站在區域一體化的角度,堅持系統思維和協調共進,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協同推進,實現區域生態環境聯保共治、共享共贏,率先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為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和美麗中國建設探索有益經驗。
打造環境共同保護新樣板
長三角區域內發展差異大,生態環境相互影響密切,生態產品供給與需求消費不平衡,因此需要著眼于系統性、區域性、跨界性突出環境問題,堅持共謀共建共保共享,發揮分工合作、協同共保一體化紅利,實現生態環境的共保共贏。
一是堅持共同但有差別的原則,確立長三角共同努力但有所差異的目標。長三角地區是我國大氣治理的重點區域,“十四五”期間,應努力實現大氣環境整體達標,并基本消除劣Ⅴ類斷面。國家確立了2030年左右實現碳排放達峰并力爭盡早達峰的目標,長三角區域作為經濟發展水平高、資源利用效率高的地區,應率先實現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努力實現提前達峰,為國家實施碳排放達峰管理提供經驗。
二是共同維護生態空間與生態保護體系,增強生態產品供給能力。長三角地區河網密布、以水為媒,長江、淮河、錢塘江、京杭大運河形成了三橫一縱的區域生態廊道體系,浙西皖西山地和東海沿岸構成了東西兩道生態屏障帶。在區域大的生態格局下,應強化生態屏障、生態空間、生態廊道的共同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建設沿江、沿河、沿湖、沿海生態防護帶體系,強化河湖濕地系統建設。
三是針對區域性和跨界問題,建立區域協同聯動機制,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聯治共保。例如,太湖水環境保護與區域水源供給、長江水環境保護、京杭大運河環境保護與運河公園建設、蘇魯皖豫地區空氣污染的協同控制、機動車與船舶污染的協同管理、危險廢物的合作處置等問題,都要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總體構架下,按照共謀共建共保共享的原則,形成分工合作、優勢互補、統籌行動的共治共保方案,從而實現“1+1>2”的一體化共贏局面。
開創生態環境保護新格局
區域一體化發展遇到的生態環境問題,需要堅決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創新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科技手段、信息技術等力量,形成協同共進的生態環境保護新格局。
首先,堅持機制和政策創新,形成跨區域跨部門協同共管的格局。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上海、江蘇、浙江已經探索統一編制規劃、統一制定準入標準、統一開展監測監控、統一開展執法監督的管理創新,實現協同共管;新安江流域浙江和安徽兩省也在探索共同編制新安江保護治理規劃,開展生態補償。長三角地區的船舶占到全國總量的55%,環境監管薄弱、污染問題突出,交通運輸部門、海事部門、生態環境部門正在積極探索船舶環境的統一監管,為區域內船舶配備污水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并加強對船舶控制區的有效管理。
其次,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動員社會及各方面力量參與區域環境保護治理。一方面,積極探索完善跨流域跨區域的生態補償機制,在總結新安江生態補償、浙江生態省建設補償、巢湖流域生態補償等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太湖流域、長江流域等生態補償機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長三角地區民營企業集中、市場經濟活躍等優勢條件,探索建立區域統一的固廢處置、生態環境監測、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的市場,加大對龍頭企業的培養,形成強大的環保產業支撐。
最后,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技術手段是破解生態環境能力不足的主要路徑。為此,應充分發揮區域內科研機構集中、數字經濟發達等優勢條件,共同打造數字長三角。利用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智能智慧應用的有利契機,開展智能交通、智能水務、智能工業、智能城市管理,努力實現生態環境智慧智能監管。開展重大科技課題研發,提高科學化、精準化治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同時,通過技術手段,有效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強化生態環境治理的技術產業支撐。
《光明日報》( 2019年12月28日 05版)